频 道: 首页|新闻|国 际·英文|财经|体育|奥运网|娱 乐|港 澳|台 湾|华 人|留学生|IT|教育|健 康
汽 车|房 产|电 讯 稿|视 频| 图 片| 社 区|图 片 网|华文教育|广 告|演 出|图片库|供 稿
涓浗鏂伴椈缃-404椤甸潰
■ 本页位置:首页新闻中心新闻浮世绘
站内检索: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谨防“出名狂躁症”的灰色效应
2007年08月15日 14:37 来源:北京青年报

  这几天,一则“史上最贵博客”的新闻正在流传。一名29岁的年轻人为了让自己尽快出名,准备斥资500万将全国51座大中城市网吧的电脑桌面都设置成写有其博客地址的照片,浏览器首页也都设置成他的博客。

  如此近乎疯狂的举止,被认为是“出名狂躁症”在中国蔓延的标志。近年来,从城市到乡村,从网上到网下,从不出名的草根到原本很有名的名流,从必须靠名气吃饭的娱乐圈到原本不应有太多浮躁的学术界,许多人为了出名、更出名,真可谓不惜一切代价,穷尽一切手段。

  首先必须承认,想出名、想尽早出名,这本来无可厚非。从本质上看,所有为“出名”而做的努力基本上都可视为商业游戏,斥资500万炒作个人博客也只不过是一种商业冒险。但是又必须看到,时下某些人为“出名”而“出位”的做法,已日益凸现双刃剑效应,不良的示范作用不断被放大,对社会的名利观、道德观、法治观念、文化氛围等形成了实质上的骚扰。

  在张爱玲宣称“出名要趁早”的时候,人们对于“名气”的认识还是比较矜持、比较有底线、比较有一些分辨能力的。比如张爱玲本人的出名便决不敢靠什么“下半身写作”,也不曾依靠什么言过其实的炒作。时光流转,许多事情都在变化,许多原则都被颠覆,然而“出名要趁早”却愈发被某些人奉为经营人生的圭臬。这是由于市场社会特别讲求广告效应,比之张爱玲时代,“出名”的魔力愈益彰显,而且“利益最大化”也早已经成为全社会的主流价值观。但有所不同的是,许多人为了“趁早出名”,却放弃了一切原则,乃至无视一切道德传统和必要的文明禁忌。

  在一个人口拥塞的公共场所,如果有一部分人行为不检而又不被制止,该场所就会逐渐变得肮脏嘈杂,且在“破窗效应”影响下,许多原本注意个人言行者也会放弃原则。其实在无形的公共道德领域亦是如此:如果用低劣手段出名而且获得利益者越来越多,就会逐渐形成不良的示范,最终使社会的基本价值观被解构,公认的道德界限被模糊,从而在某些范畴或群体中制造出程度不等的道德灰色区域。

  事实上,在一些已经出名或期待出名者的不懈“努力”下,这种“灰色区域”已经有了诸多的形成,而尤以娱乐圈为最。譬如,在只讲利益不讲原则、多讲“潜规则”少讲公平竞争的灰色游戏规则笼罩下,时下娱乐圈中有些人已经将“美誉”等视作一种过时的东西,酗酒吸毒、偷税漏税、打架、赌博、假唱、行贿、性交易等时有所闻。仔细分析这些表现,不难发现就与“出名狂躁症”有关。

  所以,虽然对“出名狂躁症”某些症状不妨一笑置之———比如对“史上最贵博客”就应如此,但对另外一些极端的症状亦应给予一定的警惕,应谨防那些商业掘金者掘出的道德陷阱。(作者:郭之纯)


 
编辑:张磊】
 

涓浗鏂伴椈缃-404椤甸潰

  打印稿件


 
涓浗鏂伴椈缃-404椤甸潰
[每 日 更 新]
- 中国赴日留学人员人数累计达到九十万人
- 台"陆委会"副主委:江陈会对两岸关系具重要意义
- 大陆海协会副会长张铭清抵台湾 参加学术研讨会
- 国产新舟60支线飞机成功首航 飞行平稳噪音不大
- 阿利耶夫再次当选阿塞拜疆总统 得票率为88.73%
- 九名中国工人在苏丹遭绑架 大使馆启动应急机制
- 证监会:城商行等三类企业暂停上市的说法不准确
涓浗鏂伴椈缃-404椤甸潰
涓浗鏂伴椈缃-404椤甸潰
关于我们】-新闻中心 】- 供稿服务】-图片库服务】-【资源合作-【留言反馈】-【招聘信息】-【不良和违法信息举报
有奖新闻线索:(010)68315046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法律顾问:大地律师事务所 赵小鲁 方宇
[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京ICP备05004340号] 建议最佳浏览效果为1024*768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