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乌鲁木齐八月十一日电 题:塔克拉玛干沙漠因科学在变绿
作者 苟晓莉
一九九五年,全长五百二十二公里的塔里木沙漠公路建成通车,被誉为世界沙漠治理史和公路建设史上一大奇迹;二00六年,在只有高矿化地下水源的塔克拉玛干沙漠,建成全长四百多公里的塔里木沙漠公路生态防护林,再次让世界震惊。
为见识这一前无古人的创举,记者驱车横穿塔克拉玛干沙漠,沿途一直陪伴记者的是路两边由红柳、梭梭、沙拐枣构成的错落有致的防护林,在浩瀚的沙漠中,记者穿行在这一绿色走廊里,感觉很是惬意。
“这就是科技的力量,通过十年的科技攻关,利用高矿化水进行植物固沙终于见到了成效。”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沙漠工程设计所总工程师徐新文激动地说。
据悉,全长五百多公里的沙漠工程建成通车后,强烈的风力、无尽的沙源成为沙漠公路长期、安全运行的最大威胁,采用机械沙障为主的防护设施使用寿命只有五至八年,每年的维护费用高达二千七百多万元人民币,能否寻求一个长久、有效的措施成为摆在新疆科技工作者面前的首要问题。
事实上,早在一九九四年,在沙漠公路尚未全线通车时,新疆就启动了植物固沙先导试验,但植物固沙,水是关键,被称为地球“旱极”之一的塔克拉玛干沙漠,用于固沙的植物所需的水从何而来?
其实,塔克拉玛干沙漠从来都不缺水,在其地下储藏有八万亿立方米的地下水,相当于八条长江一年的流量,但这些水都是高矿化水,根本就不适合植物生长,当地科技工作者利用十年时间,终于攻克了这一难题,成功地将新疆本土的红柳、梭梭、沙拐枣等耐高矿化水植物种到了沙漠公路两旁。
随后,沙漠公路在采用抽水滴灌的基础上,成功地利用太阳能实现了造林灌溉,经过这些年的不断实践,一条全长四百三十多公里,总体宽度七十二至七十八米,林带总面积四点七万亩,植树约两千万株的沙漠公路防护林带贯穿塔克拉玛干沙漠,沿路的绿色成为浩瀚沙海中奇特一景。
沙漠公路生态工程建成后,高昂的维护费又成为一大难题,如何保证这条绿色长廊的可持续发展?在沙漠公路两旁,三千亩沙漠肉苁蓉生产基地让我们看到了答案。
科技人员在种植红柳等防护植物的同时,在其根系周围也种上了肉苁蓉。目前,这样的肉苁蓉每亩可卖到一千多元,大大降低了沙漠公路的维护成本。
一项生态工程,激活了一片沙漠。十多年来,当地科技工作者筛选了八十八种植物,栽种于沙漠公路,沙漠腹地人工绿洲面积也逐年扩大,曾经的“生命禁区”,如今展现出新绿洲景象,狐、兔、蛇的踪迹也渐渐稠密起来。(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