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三关隧道中至今被困的9名工人,牵动着救援人员的心。救援人员组成多个作业组,每组20人,轮流下到隧道搜救,昼夜不间断。
昨日上午10时30分许,一名刚从隧道中出来的电工说,隧道已经恢复供电。昨日下午,记者从抢险救援指挥部获悉,救援工作正采取地毯式搜寻方式,不放过透水隧道中任何一个工点和角落。与此同时,搜寻重点放在了I线隧道被淤泥堵塞难以进入的150米地段。
指挥部人士称,鉴于施工所在地正处于多雨时节,野三关隧道地质条件又极为复杂,已派出技术人员在山体表面和隧道内部实施动态监测,及时掌握隧道内的水流变化情况和隧道内壁状况,严防出现新的透水事故,确保施救人员安全。
野三关隧道的地质条件是我国铁路建设中最复杂的
中铁十六局相关负责人昨称,野三关隧道系宜万铁路全线最长深埋岩溶隧道,最大埋深684米。该工程所遇到的地质条件,是我国目前已建和在建铁路中最复杂的。
这位负责人说,我们虽然在施工中采取了先进的地质雷达探测、打超前导坑、加强危岩量测、强化现场安全员值班等各项防范措施,但野三关隧道还是出现了意想不到的事故,但我们有决心、有信心,一定要攻克这个目前国内地质条件最复杂的“烂洞子”。
泥沙渗入呼吸道造成呼吸衰竭
一名工人不幸死亡
记者了解到,8月5日深夜不幸死亡的那名工人,名叫陈德柒。他是5日晚被救援人员从隧道中救出的。当时,他因泥沙渗入呼吸道,造成呼吸衰竭,急送医院后抢救无效死亡。
记者昨日从巴东县民族医院得知,目前住在该院的其他获救者,除一人身上多处划伤外,其他人生命体征完好,情绪较稳定,身体正在逐步恢复过程中,不久即将出院。
昨日上午,施工单位领导前往医院看望了获救人员,并给每人发放了500元慰问金。
我相信,政府会想办法救我们;我知道,妻子会在井口等着我
爱与希望“点亮”黑暗中的22小时
昨日清晨6时许,一缕阳光从窗户中透过来,洒在前晚10时40分获救的邹太军脸上。他缓缓睁开眼,第一个看到的,是妻子彭贤香的脸,有些疲惫,还挂着泪痕。“好了,一切都过去了。”经过一夜的休息,邹太军的精神得到了一定恢复,冲妻子笑了笑。看着医务人员送来的豆浆、馒头和鸡蛋,他轻轻摆了摆手:“吃不下。”
获救后,邹太军一直感觉浑身疼痛、想吐,没有食欲。不过医生已经诊断,他的身体并无大碍。
一个铁桩子救了三条性命
49岁的邹太军是野三关大树垭9组人,自隧道开工后就担任抽水工。
前日下午6时许,他像往常一样下到隧道中,在十泵站附近抽水,旁边还有两名工友。凌晨1时许,不知谁突然说了一句:“怎么这大的风啊!”
话音刚落,地面上突然溢出许多水来,并迅速上涨。由于他们位置处于两隧道的连通道内,两个隧道的水迅速往该处灌,一下就把挡水墙冲垮了。“快往上爬。”顺着墙边一根电缆线,3人往洞壁上方爬,牢牢抓住钉入墙面的一个铁桩子。约半个小时后,水停止上涨,并迅速退去,此时隧道内已是一片漆黑。3人摸索着下来,站在挡水墙残垣上大声呼救,却没有回音。
巴掌大块地方站了22小时
下井时只穿了一套迷彩服,3人冻得直打哆嗦。挡水墙下全是淤泥,只能在一小块地方上站着,时间一久感觉更难受。“我当时第一反应是,不知道隧道别处的兄弟们情况如何。”邹太军说,他开始有些惊慌,但很快就冷静下来。虽然不知道到底发生什么事情,“但我相信,外面的工友、领导和政府,一定会想办法救我们!”
下井时随身带的热干面、快餐面和饮用水,全都被水冲走了。又饿又渴又冷,3人只能强撑着站在挡水墙残垣上,等待救援。
远处“游来”希望的灯光
不知道坚持了多久,3人都感觉已濒临生命能够承受的极限。
突然,邹太军看到几百米远外,有微弱的灯光在闪烁,越来越近,越来越亮。“救援队终于来了。”邹太军激动得想大声呼救,但3人的体力已严重透支,虚弱得无法大声喊叫。
但救援队已经发现了他们,希望的灯光迅速向他们移动。不久,邹太军就看到,带领救援队的正是中铁十六局四公司的经理,他正和几名工友铺着木板慢慢往前移动。快到跟前时,划过来一个用汽车内胎做成的小筏子。一双双温暖的大手,把他们从挡水墙上搀扶到筏子里,划到没有淤泥的地方,换上汽车送到斜井口。
此时是当晚10时40分许,距事发已近22个小时。
当邹太军在隧道中又冷又饿地煎熬着时,他的妻子彭贤香正在斜井口翘首盼望。
5日凌晨5时许,获知井下透水,彭贤香立刻赶来守候在斜井口。每当有人被救出,她就会迎上去询问丈夫的情况;每当有记者采访她时,她都祈祷丈夫平安无事。
当日下午5时许,得知营救人员已经发现丈夫,正设法营救时,她的心一下子就提到了嗓子眼。晚10时40分许,终于看到丈夫被人扶着走出来,她立刻哭着挤进去:“我陪你去医院。”并紧紧握住丈夫的手。
昨日上午8时许,记者在医院再次见到她时,她刚从家里带来换洗的衣裳,脸上挂着笑容。
“你知道吗,你被困时,你妻子一直守在现场不肯离开?”听到记者的话,邹太军爽朗地笑了:“我知道,她一定会在井口等着我。”
采写:记者严珑 胡传林 实习生张大伟 摄影:记者 叶茂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