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
一条路年久失修,毁坏严重,面临重修无门的窘境。在当地政府协调下,一家水泥企业出巨资重修了道路。为弥补修路造成的亏空,这家企业竟自行设立收费站,以“收费还贷”为名,印票、雇人,堂而皇之地向过往货车收起费来。此举引起附近企业强烈愤慨:“黑收费站难道没有人能够制止?”连日来,记者对此进行了探访。
企业投诉黑收费站拦路生财
“不给钱,休想打此路过,黑收费站为啥恁猖狂?有关部门怎能长期听之任之?”近来,淇县庙口乡庙口村大正路附近的十几家石材厂的经营者纷纷向记者反映他们遭遇黑收费站的乱收费。
这些企业的反映材料称,他们十几家石材厂和修路的淇县大正水泥公司一样,都位于大正路附近。平时,到各石材厂拉石料的车辆必须从大正路经过。由于年久失修,大正路路面毁坏严重,但政府财力紧张,拿不出修路的钱。在庙口乡政府协调下,他们决定自己出资重修。经过协商,由淇县大正水泥公司和10家石材厂共同投资15万元修路,费用由各厂分担。可是不知什么原因,庙口乡政府和水泥公司私自决定将路面改修成水泥路面,费用增加到31.8万元。就这样,未搞预算、未经公示、未经招投标,水泥厂负责人杨二青就私自将该工程发包了出去。2006年11月份工程结束,通车前,水泥公司负责人杨二青通知各家石材厂说,为修路,他花费了62万元,各家石材厂必须均摊该费用。
这些石材厂在反映材料中说,他们不是不想出修路的钱,但是不能出得糊里糊涂。但是奇怪的是,2006年12月6日,新修的大正路上突然冒出来一个“收费站”,还公然挂出一块公告牌,声称该路总投资60余万元,由庙口乡、庙口村和大正水泥公司三家共同出资修建,经过淇县人民政府、淇县发改委、庙口乡政府批准,对所有车辆实行收费通行。公告牌的后面,还详细标注了从5元到100元不等的通行收费标准。
“从黑收费站设立到现在,我们厂已经交纳了10多万元过路费!”一家石材厂负责人拿出几十摞捆扎在一起的收费票据给记者看。为了能继续有生意做,他们不得不替前来拉石料的车辆交纳过路费,有时一天就得交几千元。7月2日,他们这些石材厂依照县、乡要求的标准,把总共55万元修路款送到了乡里,但是黑收费站收费如故,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记者目击三个人拦车开票
7月30日,记者来到收费站现场,看到在大正路上果然有个“收费站”,收费室里三个人分工明确,一人开票,一人拦车收费,一人现场监督。在现金会计的桌子上,摆放有不同票额的收据,收据上印有“集资修路,收费还贷”的字样,并且加盖有“淇县庙口村大正路集资还贷收费专章”。一辆从石材厂出来的载重车路过,收费室的人员拦车、收款、撕票,流程俨然正规收费站一般。一工作人员说,他们老板做好事贷款来修路,但最后损失很大,他们收费是为了补窟窿、还贷款。
修路者说办好事成了受害者
昨日,收费站的设立者、淇县大正水泥公司董事长杨二青接受记者采访时说,他也有一肚子委屈。杨二青介绍,这段路是当地村民和包括他公司在内的十几家企业的必经之地,但是路况很差,通行艰难。2006年9月份,庙口乡政府牵头组织众企业集资修路,那十几家石材厂说经济困难,乡里就让他的企业垫资,等将来弄好后大家再凑份子付款给他。结果修路花去62万元,乡里协调多次,那十几家石材厂也没有付钱给他。后来县里一个主管副县长提出,按照55万元的投资额向其他十几家石材厂收钱,但是对方也没有及时把钱凑齐。
杨二青说,当初乡里让他发扬风格拿贷款来修路,现在政府又协调不力,自己在合法权益得不到保证的情况下,被迫设站对过往货车收费。他们印了票据,设了拦车杆,制定出不同的标准,现在已经收了40多万元。收够62万元投资款和12.7万元的利息后,他就准备把收费站撤掉,这也是没有法子的事情。但是除了货车,他们没有向其他车辆收过通行费用。
当地政府立场明确撤“黑站”
在淇县和庙口乡政府,有关部门对杨二青收费行为的态度为:不支持,纯系个人行为。
庙口乡党委书记王永平说起修路之事时感慨不已。他对记者说,这段路乡里、村里没有资金修复,后来在县发改委、乡政府协调下制订了一个方案:由沿路附近的大正水泥公司垫资先干,修好后再由十几家石材厂拿出各自应出的费用。后来,双方因为投资款多少发生争议,水泥公司就开始自行设站收费。为此县乡多次协调,最后把修路的投资额定为55万元。7月2日,这笔款(含票据)凑齐后被封存在乡政府,但是杨二青认为石材厂凑款缓慢,要依照62万元和12.7万元的利息来清算,事情就此搁置下来了。
淇县人民政府有关部门负责人向记者表示,他们将继续协调解决双方因为修路引发的纷争。至于私设的收费站,他们将坚决予以取缔和拆除。(记者 谷武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