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1日下午,北京中山公园的御河边上聚集了二三百名老人,他们不是来这里散心,而是来替自己的儿女“相亲”的。这是北京有名的“相亲角”,每周四、周日下午,老人们会自发来这里寻觅可能成为未来女婿或儿媳的人。
御河北岸的垂柳下,几对情侣在悠闲地散步,这条安静的人工河对岸却十分热闹,颇有招聘会的氛围。“你儿子属啥的?在哪儿上班呢?月收入是多少?是独生子吗?”“你女儿在哪儿上班呢?脾气怎么样?多高啊?”……经过几番类似的问答,老人们觉得差不多,就在小本儿上留下对方的联系方式。
当然,老人们也有没谈妥的时候。一位操着南方口音的母亲向《民主与法制时报》记者抱怨:“我们家不是北京的又怎么了,我儿子那么优秀,还有北京户口呢。”
儿女的简历是老人们得以沟通的重要工具,简历上大多写着本人的基本条件和对对方的要求,有的还附有精美的照片。这些简历有的被挂在树上,有的被铺在地上,有的被老人们直接挂在胸前。
父母替儿女相亲
父母出面相亲的势头不减,可是成功率却没有提高多少。“来10次,有一次成功就不错了!”刘先生和老伴是第四次来中山公园给女儿相亲,刘先生边用纸巾擦去额头上的汗边说,“这么热的天也得来,我们来这只是多给孩子提供些机会,究竟成不成还得看他们自己,我们不能勉强他们。”
“今天是第一次来中山公园,之前去过紫竹院,里面都是女的,基本上找不到男的。这儿还好,还有一些男的。”赵女士是替29岁的女儿来找对象,而中山公园也存在“女多男少”的现象。
“前两年还不觉得形势有多严峻,这一晃,倒把女儿的事给耽误了。”赵女士为女儿的婚事很焦心,“闺女在一家国企做财务,很少有机会接触外界,找不到合适的对象。”
三个小时后,赵女士准备离开相亲角时告诉记者:“我相中了五六个不错的男孩,回去赶紧让女儿和人家见见面。”显然,赵女士对她第一次来中山公园的“战果”感到兴奋。
与家长的热情相比,孩子们似乎却冷淡的多。“掰着指头算算,我差不多也见了10个(男性)了吧,记不太清了,都麻木了。”孙景菁很无奈,今年31岁的她还没嫁出去。对于婚姻和爱情,她自认为是“充满童真的”,“可能是韩剧看多了吧,我还是向往那种唯美的爱情,只不过缘分还没到来”。而对于母亲安排的一次次相亲,她不敢“违母命”,可也没有遇见令自己满意的。“有时我也觉得郁闷,除了比别的女孩子稍微胖点,我觉得自己挺不错的,怎么就没人喜欢,怎么就嫁不出去呢?”孙景菁不再自我安慰了,开始为她的“终身大事”发愁。
眼看着大龄女青年难嫁出去,今年23岁的张娜已经被母亲安排了一次相亲。去年刚大学毕业的张娜表示:“我妈说现在就应该趁早结婚,可我根本没一点心理准备,根本没结婚的打算。没想到第一次相亲,竟是被逼着去的。”当然,这次相亲没有任何结果,张娜“只是应付了事”。
与孙景菁和张娜的顺从相比,29岁的小伙子刘坤浩似乎有些“叛逆”。“父母给我安排了一次相亲,我根本没去。这样,以后他们就不会再给我安排了,我也不想让他们为我操心。结婚的事,急不得。”虽然刘坤浩没有接受家人安排的相亲,但他却为自己准备着年轻人热衷的相亲形式——借助网络相亲。
“电子媒婆”受宠
“在婚恋网上,自己选择的余地大些。长辈介绍的,不一定适合自己,因为他们的审美观、价值观和年轻人存在一定差距。而且熟人介绍的是他人选择后的结果,而网络上完全是自我的选择。网络可以提供不同层次的人,可以按照自己要求找,寻找的面积大、范围广。可以先聊天相互了解,比熟人介绍的强。”刘坤浩向记者分析道。
“国内几家比较知名的婚恋网,都挺正规的。你可以按照自己的要求搜索,可以设定年龄、身高、收入、学历等多方面的条件搜索,还能看到她本人的照片甚至是兴趣爱好。这些网站还有一点比较好,就是他们有专业的心理测试,系统通过心理测试的结果,会自动推荐给你和自己比较匹配的人。”刘坤浩对网络相亲的安全性很放心,“我能损失什么,无非是花费点时间和金钱。”
26岁的钱佳也打算通过网络寻找男朋友,但她对网络的安全性表现得很谨慎:“我必须得和对方在网络上聊天,有了充分了解才会和他们见面。”已经“网聊”了将近两个月的钱佳还未和对方见面,她还有另一个担心,那就是“见光死”。
刘坤浩告诉记者:“我已经见了两个女孩儿,感觉还可以吧,先继续聊着。这东西还得靠缘分。”
“这个行业还在发展的早期,用户正在培养中,逐渐由不信任向信任的过程转变。目前大部分白领都比较认同网上交友的模式,但还没有到完全依赖的地步。”绝对100婚恋网(以下简称绝对100)总裁茱莉告诉《民主与法制时报》记者。
“前几年大家不信任它,很正常,它是个新生事物。网络是虚拟的,不知道对方是什么样的人,什么样的品质,再加上媒体频频报道网恋‘见光死’。一开始,大家都保持警惕,都抱着试试看的态度,都不愿意敞开心扉。当很多人确实有这种(交友)需求,又没有更好的办法时,就开始尝试它。如果大家都是认真的,它就是可以信赖的。”
绝对100在国内的严肃婚恋网中属于比较年轻的,茱莉表示,2005年绝对100还在做匹配系统研究时,如今国内较知名的世纪佳缘、嫁我网、百合网都已完成了融资。而茱莉也正是看到网上婚介这个市场的广阔前景,“有这方面需求的人真的很多”。
目前不少婚恋网除了开展线上业务,同时也发展线下业务,开展VIP会员服务。
“网站毕竟是虚拟的,匹配成功,在网上认识了以后要见面,一定要走线下流程。线下见面的这个过程,会员当中有人会比较忙,有人会有种种担心,有人还会不好意思,他们有各种各样的需求。这样的一部分人就需要有人工的服务,帮助他约见。还有些人,年龄大的比较急于结婚,有些人属于事业型的人实在没有时间,更多的是提出他们的条件,由我们按照他的条件给他筛选。有些人有心理上的或情感上的问题,还有些心结没打开,需要结束过去的情感,投入新的感情。这就需要有心理专家为她辅导,来解决这些问题。”茱莉表示,线下的俱乐部是对线上交友很好的补充。
万人相亲会盛行
除了网络相亲、家长代替相亲、熟人的介绍等相亲形式外,这两年大规模的万人相亲会在大城市日益盛行。专家表示,这种万人相亲会都是由一些婚恋机构组织的,以宣传为目的,不过也确实解决了一些青年男女的问题。
在多种相亲形式日益繁盛的同时,另一种相亲方式却逐渐淡化,甚至退出人们的视线。“过去由单位工会组织帮员工找对象,现在工会在这方面的功能弱化了,都是个人的问题个人管。过去为适龄青年找对象是列入工会的工作范围的,工会会定期组织些‘鹊桥会’、‘联谊会’。比方说首钢男的多,内衣厂女的多,就这样两单位一起办个联谊会。过去单位的工会起了很大的作用,而现在单位组织力量弱化了。”北京大学社会学系教授夏学銮告诉记者。
在广州某国企工作的鲁波就参加过单位组织的联谊会,他告诉记者,每年单位会组织一次这样的活动,“但我不期望靠这个,条件好的都被人挑去了,来的都是些‘歪瓜裂枣’”。
对于相亲热的现象,夏学銮教授表示,这是由多方面的原因造成的。“一方面,现在的年轻人,尤其是白领阶层,平时只忙工作,无暇考虑个人问题,最后拖延了时间,耽误下来。另一方面,由于工作性质的原因,这些人工作就是整天坐在办公室,平时接触面小,圈子小,他们选择的余地有限,因此找不到合适的配偶。还有就是在相亲的人群中,更多的是大龄青年,他们当中有人坚持先立业后成家,或者持晚婚晚育的观念。再就是独生子女选择配偶的要求高,比较挑剔。”
“种种原因,使‘结婚’这个过去不成问题的问题,现在成了问题。使得找对象要靠大张旗鼓的宣传,家长替找,婚介公司出面帮忙找。”
相亲在现代社会如此流行,但它与传统的相亲却有着本质的区别。夏学銮表示:“过去的相亲是父母包办的,自己没有选择的余地。现在都是自由恋爱,家长相中了,孩子不满意也不能结婚。这是转型期价值观转变的一大趋势之一,即由他人导向转向自我导向。过去没有自己的主导精神,现在是自我导向,自己作出一个理性的选择,自己说了算,自己是一块砖哪里需要哪里搬。在婚姻上,这一点体现得很明显。”(李梦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