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近日“城管困局”的讨论,昨天跟朋友争论了好久:假如没有城管,对我们的生活会有什么影响?朋友顽固地坚持:没有城管,地球照转,城市如常,乌七八糟的恁多是非,也将从我们眼前消失——— 生活可能反倒一片光明。非常理解朋友的怨气,在市面上耳闻目睹了某些城管打人、砸东西的场面,“本能地厌烦”,说几句气话也不足为怪。
难以释怀。回到家,打开电脑,无意中看到一则关于城管的帖子,非常有趣,顺手摘了下来:
假如没有城管,道路将被无照商贩挤占,很多事故由此发生;
假如没有城管,想到窗口呼吸新鲜空气的你,将不容推辞地享受街边烤串的“浓郁芳香”;
假如没有城管,你的小区绿地上的临时窝棚成行,邻居家的鸽子将每天主动到你的窗台上送“花肥”;
假如没有城管,你家周围将垃圾堆座座,有一天你可能在厨房里会偶遇那白胖胖的可爱蛆虫;
假如没有城管,你将整夜倾听周边工地的劳动奏鸣曲,陪着你到天亮……
这“歪诗”可能有夸张的地方,但又不能说是毫无道理的“抬杠”。相反,在大家提出很多批评的时候,对于城管的功能与作用,我们恰恰需要给出一个正确的评价,否则,在情绪化背景下,我们很容易从一个极端义无反顾地冲向另一个极端:为了城市的秩序,呼唤城市有这样那样的管理;为了城管队伍的害群之马,我们像笔者的朋友那样,重回“无管理”的诉求。
希腊的神谕告诫说,“认识你自己”;在城管困局的破局过程中,不管是换位体验,还是热烈讨论,我们同样需要接受告诫:正确地认识城管——— 不回避、不偏激;一就是一,几就是几。
有城管说,你们知道我们有多大的委屈吗?有城管说,大家为什么老用几个害群之马给我们这个群体贴标签?更有城管把自己比作城市的“家庭主妇”,干的活多、杂、细、碎……其实,作为社会转型过程中特殊的群体,“相对集中行政处罚权”招牌下的今日城管,的确背负了太多的职责:市容市貌、城市绿化、环境保护、工商行政、公安交通……几乎方方面面。过去大家骂工商、骂税务、骂市容……今天直接得罪人的“活”多数划到城管名下,骂名也几乎统统集中到那里,这有必然性。
可以想象一个最基本的执法困局:小区门口摆起小摊,小摊多了,苍蝇垃圾也多了。城管管不管?不管,有人说我们纳税白养活你了;管,有人会觉得买东西不方便了。况且,对摊贩多次说服不管用怎么办?收东西、起冲突……似乎也水到渠成。不是说一执法就该“起冲突”,而是说这些冲突,常常是多种力量的结果。
要避免泛化的鸡说鸡、鸭说鸭,令困局进入一个“可治理”状态,我们的讨论必须具备起码的公道,站在“大家都有难处”的现实土壤之上,否则,公众站在道德高地上再多的批评,不能落地,也基本等于零。只会令本分工作的城管队员产生“破罐子破摔”的念头:反正大家都说我们粗暴,干脆“将粗就粗”。舆论的道德底线设置高了,才能兜住更多的城管德行。
如果一个城市没有城管,将无法想象那是怎样乌烟瘴气的一个世界;如果一个城市没有城管,那将无法想象这个城市如何对外开放……但城管管理者必须意识到:公众之所以有那么多的意见,正是因为对于城管正规的执法工作有太多的需求;大家责难的不是城管群体,而是城管中执法态度、方法、作风有问题的人。假如没有“城管”,城市将一片混乱;但假如蛮横的城管太多,城市将更加混乱。(作者:毕书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