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日晚10时,八岁小男孩林林被母亲“留”在滨州黄河大坝上。“六一”儿童节刚刚过去,大部分孩子还沉浸在节日的喜悦里,但林林不知道他还能否再有一个家。十多天来,滨州警方多方联系,但包括林林的爷爷在内的亲人拒绝收留这个孩子。
留下“绝望”信
母亲丢他在坝上
6月12日,在滨州市滨城区市中派出所民警宿舍,记者见到了林林。十余天来,他一直与派出所民警们同吃同住。这个皮肤黑黑的小男孩看起来精神不错。他说,6月2日晚上,一位叔叔骑摩托车带着他和妈妈来到黄河大坝,妈妈说要去上厕所,让他先下车等着,还塞给他一包衣服,他等了很长时间也不见妈妈回来。
就是在这包衣服里,民警发现了一封写给“派出所的领导”、署名为“绝望无助的母亲”的信和一个男子的七张一寸照片。信中说:“为了生活,为了养活孩子,为了医治顽疾,我已是负债累累,精疲力尽了,几次想与孩子同归于尽,但总也没有狠下心。现在又要面临他上学的问题了,我再也没有勇气生存下去了……”“他的亲生父亲仍痴迷于传销的火坑中,不肯回头”、“救救他,让他上学,让他活下去”。林林说,照片上的人就是爸爸。
亲友拒绝抚养
派出所暂时收留
6月2日晚,滨州警方接到群众报警,称在黄河大坝上发现一个迷路的小男孩,滨城区市中派出所立即出警把小男孩接到所里,并开始多方联系孩子的亲人。
派出所崔所长告诉记者,孩子的母亲不知去向,他父亲的电话始终处于无人接听状态。当日晚,他们找到了林林的爷爷家,老人却拒绝让孙子进门。第二天,他们又找到林林和他妈妈租住的房子,但该出租屋早已换了租户。杨警官说,他带着林林找到过孩子大姨家的表哥,这位表哥看到他们后“一溜烟地跑了”。
崔所长说,派出所三次找到林林的爷爷要求其抚养孩子,妇联等单位也帮助协调,但林林的爷爷说,自己年龄大了,没有经济能力。
据了解,林林的父母已经离婚了,约定由其父亲王希平抚养林林,但在威海“工作”的王希平已经两三年没回家了,更别说抚养孩子了。
似有难言之隐
爷爷不接受采访
崔所长说,为了保证孩子的安全,所里每天派一位民警看护着孩子,就怕有什么闪失。派出所毕竟取代不了家,收留在所里也耽误了他上学。6月12日下午,记者找到林林的爷爷家。门铃响过后,一位老先生打开防盗门上的小窗户,当记者问是否是林林的爷爷时,他显得十分警惕。“不是。”他语气含糊地回答。当记者说出他的名字后,他予以承认。记者说明身份和来意后,王老先生说“什么也不知道”,便关上了小窗户。此后任凭记者如何敲门均无人应答。
附近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居民告诉记者,王老先生是体育局的退休干部,林林的爸爸王希平是老先生最小的孩子,今年37岁,两三年没有看见他回来了。前两天派出所带着林林来找爷爷,据说,王老先生当场表示:“我的儿子把房子卖了,我都不知道他去了哪里。我留下这个孩子不是在支持他(王希平)吗?”
表示事情复杂
父亲说要接孩子
13日下午,记者拨通了信上留的王希平在威海的电话。王希平说,他与林林的妈妈离婚后,孩子由他抚养,但两年前他要去威海做服装市场生意,所以暂时把林林放到他妈妈那里了。他承认自己一直没有支付过抚养费,且知道林林的妈妈经济条件很差。当记者问到原因时,他回答说,很复杂。
“前天,孩子的妈妈用公用电话联系过我,显示是滨州的区号,她告诉我孩子通过派出所送到他爷爷那儿了。”王希平说,“去年也把孩子送到过派出所,目的是想通过派出所把孩子送到他爷爷那里,我没有房产证,他爷爷有,孩子要入学必须要有房产证,这样做的目的是想让孩子入学。”
“既然是我的孩子,我就一定会抚养他,我这两天就把他接到威海来。”王希平说。
可爱的孩子寂寞的童年
在派出所生活了十多天,在民警的照顾下,林林似乎对这里的生活非常适应。他骄傲地说:“我最多的一顿吃了四个馒头呢。”“你喜欢这里吗?”记者问。“喜欢。”他回答。
林林说,他的妈妈35岁,在百货大楼卖过家具,每个月挣400块钱。他只上过十几天学,大多数时间就在家看电视。“你有小伙伴吗?”记者问。“有,但他们平时都上学。”林林说。“你想上学吗?”记者问。“想,上了学就可以跟他们一起出去玩了。”林林说。
林林随身带的只有几件夏季的薄衣服,唯一的玩具是一个俄罗斯方块小游戏机,他的脖子上仍然挂着以前租住的房门上的钥匙。12日下午,林林带记者来到和妈妈曾经租住的房子,门上一把崭新的锁头表明房子已经易主。林林趴在窗台上看了一会儿说,里面的家具也换了。
“你想妈妈吗?”记者问他。“想。”林林明亮的眼神顿时有些暗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