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5月9日电(杨忠明)在山西省山阴县南部平原,绵延不断的桑干河,孕育了广袤肥沃的土地。在山阴每个村落都能看到具有黑白相间体征的奶牛,有奶牛的地方便有干净整洁的自动化挤奶站,以收购牛奶。村子里大多数人家都养奶牛。有的村子里奶牛比人口还多,奶牛与17万农民的生活息息相关。
这些年来,山西省山阴县是闻名全国的奶牛养殖县。上世纪七十年代,在中共高层王震等的亲切关怀下,实行黄牛改良,迅速发展奶牛养殖业。座落在山阴县古城镇的中国十大乳品企业之一的古城乳业集团,便是山阴县奶牛养殖业发展的结晶和标志。
据朔州市市委常委、常委副市长李栋梁介绍,山阴县农民收入的三分之一来自奶牛。
有关资料称,2005年底全县奶牛存栏数有6.85万头,在公司加奶站加农户模式下,农民从奶牛养殖中得到了实惠。2005年全县农民人均收入3388元,是朔州市农民增收最快的县,成为山西省增加农民收入先进县。
然而,从2006年下半年至今,由于一些地方的粮食、饲料价格迅速上涨,山阴县6万多头奶牛的养殖成本陡然增长,牛奶收购价格却丝毫未涨。养奶牛挣不到钱,甚至赔钱,这成了当地奶农们的伤心事。
见此情景,一些奶农开始忍痛将圈中产奶量低的奶牛当肉牛屠宰掉。全县奶牛存栏量减少至少一成以上,奶牛养殖业遭遇重创。
据了解,去年下半年开始,当地粮食的价格一路上涨,奶牛的主要饲料——玉米,价格也由四毛多,涨到七毛多;其它饲料也上涨30%。高高涨起的成本让奶农始料不及,他们眼巴巴地瞅着奶站的负责人,盼着收奶价能涨点!但是牛奶收购价丝毫未涨。
接下来,牛奶消费者买到的奶制品也涨价了。以销量最大的袋装纯奶为例:以前20元一箱还会增送两袋,现在涨成22元一箱无赠送了。农民们听到这个消息心中十分喜悦,他们觉得:乳制品涨价了,奶源也快涨了。然而,大半年过去了,奶站收奶价格一直执行着政府制定的最低收购价:每斤8毛5。
山阴县畜牧局局长王国忠告诉记者,按照目前的物价计算,一头奶牛一年产9000斤牛奶,才能把饲草成本挣回来。在山阴县平均每头牛一年产奶10600斤,农民从每头牛身上平均挣到1600斤奶的收入;按每斤0.85元的收购价,一头奶牛一年只能挣到1360元,这还不算农民的工钱,奶牛疾病防治等开销。
在高成本,低奶价的挤压下,农民将圈中产量低的奶牛当肉牛宰杀掉,似乎是尊从市场规律的。但是挥泪杀掉与自己朝夕相处的奶牛以后,农民的收入明显地下降了,农民的生活又退回以前的贫困状态。
奶牛养殖是精细劳动。奶牛每8个小时要喂草、喂料、饮水一次,天天如此。每头成牛每年要挤奶8个月以上,挤奶期间,每8个小时要赶牛到奶站挤一次奶,不管刮风下雨,也不分严寒酷暑。农民与牛奶真正是朝夕相伴。山阴县马营庄乡一位奶农深情地说:“要不是与奶牛有感情,我会把家里的奶牛都拉到屠宰场”与奶牛有感情是所有奶农的深切感受。农民给每头奶牛都取了名字,如大黑牛,二白头等,每头奶牛什么性格,农民都知道!现在,无论那头牛去了,他们心里都不好受!落泪是难免的!
农民大量减少奶牛养殖数量,农民的损失转化成奶站的收入和乳品企业和利润。
山阴县星罗棋布的奶站,分别属于3个大的乳品企业。由于争夺奶源,导致一些地方奶站建设布局不合理,重复建设,使奶站出现成本高、效益低的局面。马营庄乡马营庄村建了三个奶站,奶牛数量减少后,每个奶站都处在“吃不饱”奶的状态。奶站的负责人说:“瞎建站,大家都不挣钱。”
奶站竞争,属于“内部矛盾”。在收购农民牛奶的问题上,他们的意见是一致的:不涨价。奶站将竞争的损失转移到了奶农身上。
粮食、饲料涨价,农民没办法!奶站收奶不涨价,农民也没办法!彰显出农民作为弱势的处境。屠杀奶牛是他们不得已的选择。
奶牛少了,产奶量也就少了;农民是受害者,而消费者也同样是受害者!(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