敦化市黄泥河镇威虎岭村有一个普通的四口之家:一位年近八旬的老人,一对年过半百的夫妇,一个上大学的孩子。与其他家庭相比,惟一不普通的就是,那位年近八旬的老人,是夫妇俩13年前捡来的“爹”。
流浪老人遇到好心夫妇
何德安、吴淑华夫妇退休后,开了间食杂店。1994年12月20日,冰天雪地,吴淑华正整理柜台内摆放的货品时,食杂店进来一位衣衫褴褛,蓬头垢面的老人,“太冷了,我进来暖和一会!”吴淑华赶紧把老人扶到火炉旁取暖,关切地询问:“大冷的天,你这么大年纪,怎么一个人到这儿来了?”
“我叫沙永清,今年66岁,没有家,是流浪到这儿的。”老人说。经过了解,老人家住敦化,“文革”时期与家人失散,就四处流浪乞讨。
吴淑华叫来丈夫何德安,“老人太可怜了,咱们收留他吧,帮他找亲人!”憨厚老实的何德安赞成妻子的想法。
照顾老人胜似亲人
夫妇二人收入并不高,每年要拿出万余元供儿子读大学,吴淑华还有一位年过八旬的老母亲要赡养。自沙永清进入这个家后,夫妇俩的日子过得有些紧巴。尽管这样,但夫妇俩对老人还是悉心照料,老人的身体状况也是一天比一天好。13年以来,夫妇俩从来没有和老人红过脸。
1996年4月,老人突患低血糖、贫血症,他心里明白,这一病势必会给家里带来经济负担,便坚持不去医院治疗。何德安和吴淑华坚决不肯,他们四处筹款,辗转长春、吉林等地,花了2万余元治好了老人的病。
2000年初,沙永清老人右眼因患白内障而失明,为了不使“老爹”寂寞,何德安每天都要扶着他到屋外晒太阳,陪他聊天。吴淑华做好饭菜,给老人端来,而且总是把最好吃的留给老人。“我的亲人不在身边,他们就是我的亲人!”这句话,沙永清老人时常挂在嘴边。
大爱延续不图回报
这些年,何德安、吴淑华夫妇照顾老人的佳话早已在当地传开,为了照顾老人,夫妇俩仍住在20多年前盖的破旧平房内,儿子放暑假回来,也会给“爷爷”带回很多好吃的。
邻居都很敬佩夫妇俩,但也有人说他们傻,对这样的人,夫妇俩回答,“谁没有老的时候,谁没有落难的时候?”
“其实也没做啥,就是家中多添一双筷子的事!如果当初没有收留老人,我们的心里会不安的。”面对记者,夫妇俩质朴地说,“我们还要为老人养老送终!”(记者吕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