偷窃,都是因为物质的匮乏吗?
答案是否定的。
其实,有这样一类人,他们偷窃,是因为特殊的心理欲求。一方面,他们渴望不被发现;另一方面,他们又渴望被发现并被惩罚。结果,被发现或不被发现都会给他们带来快感,于是他们无法从偷盗中得到心理意义上的惩罚,而这种损人不利己的偷盗行为也因此无法停止。
这样的人,被称为偷盗癖。
偷盗癖是一种心理疾病
偷盗癖是一种难于矫治的心理疾病。广州向日葵心理咨询中心的咨询师胡慎之说,一般情况下,只有偷盗成癖的成年人才被诊断为偷盗癖,而偷盗成癖的青少年,一般不被诊断为偷盗癖。“不过,常人一般不理解有偷盗癖的孩子,经常用一些想当然的错误方法试图矫正他们的行为,结果起到的是反面作用。”胡慎之说。
最常见的错误方法,就是惩罚有偷盗癖的孩子。但这正中孩子的下怀,因为这些孩子之所以去偷盗一些自己并不怎么需要的物品,就是为了让别人,尤其是父母惩罚自己。这种惩罚会给他们带来快感,所以反而会令他们更加沉溺于偷盗。
胡慎之说,如果仔细观察,就会发现有偷盗癖的孩子的家庭好像是一个模子里刻出来的:家境不错,父母至少有一人讲道德而且明显有些刻板。
15岁的小辉就是一个典型例子。他刚上初二,但已有4年的偷盗史了。最早是偷家里的钱,后来发展到偷同学和老师的物品,现在则频频光顾超市。小辉在超市的偷盗行为还从未被发现,不过,他在学校的偷盗行为多次被老师和同学抓住,但学校有心理老师,他让小辉的任课老师和同学们明白,小辉不是贪婪的小偷,而只是一个“病人”。
偷盗癖患者渴望被惩罚
心理老师的这一说法很快得到了小辉的老师和同学的认可,因为小辉偷的都是便宜物品,而且小辉从不缺钱花,他对同学们还非常慷慨,人缘也不错。此外,小辉的学习成绩一直排在班里的前5名,老师也对他很维护。
不过,尽管学校里没有太把小辉的偷盗问题当回事,但小辉的妈妈黄姨却觉得儿子丢尽了自己的脸面。为了让儿子杜绝这种不良习惯,她一次次苦口婆心地教育儿子,但都没收到效果。不得已,她只好带儿子来看心理医生。
“是不是,我们的教育方法太温柔了?”黄姨说,“我从来都是给他讲道理,但他有时候居然笑嘻嘻地听我讲。是不是我们得狠狠地打骂他或者惩罚他?”
对于有偷盗癖的孩子,严厉的惩罚会有好效果吗?胡慎之回答说,答案是否定的。
通过和小辉的对话,胡慎之让黄姨明白,她的儿子,其实正等着被人严重惩罚呢。小辉说,他现在频频光顾的是同一个超市,而且总是去偷同一类物品,并且还总是在同一个服务员那里埋单。他描绘自己的心情说:“埋单的时候,我很兴奋,希望自己不被抓住。但是,等交了钱要离开的时候,我一样很兴奋,但这时是希望能被抓住,并且大骂我是小偷。”
小辉的这句话反映了偷盗癖的典型心理,也就是说,偷盗行为不被发现会给他们带来心理上的奖赏,而偷盗行为被发现,也会给他们带来心理上的奖赏。结果,这就导致,好像无论别人怎么做,偷盗癖都获得了心理上的满足。这就导致他们总能从偷盗行为中获得乐趣,于是偷盗行为就越来越频繁。
说这番话的时候,小辉的眼睛正盯着咨询室中一个漂亮的饰品。
“你正在想,怎么才能在不被我发现的情况下把它拿走,是吗?”胡慎之问道。“啊,是啊,你怎么知道?”小辉不好意思地笑了。“你如果喜欢,我可以送给你。”胡慎之说。“哦,不必,我不怎么喜欢。”小辉回答说。
胡慎之解释说,小辉其实享受的是偷盗的过程,而不是被偷盗的物品,这是偷盗癖患者的一个典型特点。如果别人要送这个东西给他,他就没有兴趣了。
偷盗癖多源于好奇心被压制
偷盗的嗜好是怎么形成的呢?胡慎之说,这至少有两个原因。
第一,孩子的好奇心被压制。他说,小孩子非常好奇,什么东西都想碰一碰,都想摸一摸。但是,有些家长过于自律,对孩子的要求特别的高,不让孩子碰任何不属于自己家的东西。结果,这就导致孩子的探索欲望被压制。小时候,他会听父母的话,但是,随着年龄的增长,他这个被严重压制的欲望不可遏制地浮现出来,于是他很渴望去碰去摸属于别人的东西,而偷为己有,则是这种欲望的集中表达。
偷盗癖中,女性更多一些。这可能是因为,那些过于自律的父母对女儿的要求更严格造成的。
第二,表达对父母的叛逆。偷盗癖的孩子,一般父母中至少有一人是“道德君子”,特别理性,特别爱讲道理。
这些父母有点像是周星驰主演的影片《大话西游》中的唐僧,把永远正确的道理化为绵绵不绝的唠叨。在《大话西游》中,唠叨的唐僧逼得小妖自杀,也逼得孙悟空要大逆不道杀掉师傅。在生活中,一些孩子则用偷盗癖的方式,来挑战又唠叨又是“道德君子”的父母。
小辉家的例子也很典型。小辉的爸爸是一个随和的人,但常年出差在外,而黄姨则是一个一本正经的人,她极其自律,而且对儿子的道德要求也很高。如果小辉犯了什么“对不起人”的错误,她就会给儿子讲大道理,讲一遍说不服儿子,就再讲一遍。每次的结果都是小辉服输,对妈妈说:“妈妈你说得很对,我再也不这样做了。”
但在咨询室里,小辉表达了对妈妈的教育方式的不满。“我觉得没法与妈妈沟通,”小辉说,“妈妈很好,她对我太好了,她说的话全是正确的大道理,但让我觉得和妈妈很有距离。”
黄姨说,她最烦的一点是,儿子听她讲道理时笑嘻嘻的。对此,小辉解释说:“其实,我那时候特别渴望妈妈真实一点,不是讲道理,而是像我的一些同学的妈妈那样,狠狠地冲我发一通脾气,接着再狠狠地打我一顿,那样我觉得反而妈妈更亲近,更真实。”
试着理解和帮助孩子远离偷盗
实际上,每次偷盗被发现的时候,小辉都会有一个强烈的渴望,希望能激怒妈妈,让妈妈失去控制地惩罚自己一次。
怎么矫治小辉的问题呢?是不是黄姨对儿子多发脾气、多惩罚儿子就可以了呢?胡慎之说,这更可能会起反作用。因为这正中小辉的心思,会让他觉得自己的偷盗目的的初衷——被妈妈惩罚——实现了。于是,他的偷盗行为会变得更加严重。
最好的办法就是,小辉的妈妈变得真实一些,改变一下自己的高自律,不要再要求自己和儿子做一个“绝对正确的人”。如果儿子再去偷东西,她可以试着去理解儿子,而不必再那么焦虑。要是儿子受到惩罚,她也不必太为此痛心疾首。
此外,她可以试着向儿子道个歉,告诉儿子,当他小的时候,她对他限制得太厉害,其实很多时候他是可以适当地去碰去摸属于别人的东西,那不会带来什么灾祸,而她当时也不该那样限制他。现在,她可以和儿子一起去探索,怎样用更合理的方式去碰去摸别人的东西,以此满足小辉被压制的好奇心。
胡慎之说,成年的偷盗癖患者是很难被矫治的。因为他们很难控制自己的偷盗行为,而且很容易得到惩罚。但获得惩罚又是他们内心深处的渴望,于是惩罚没有令他们收手,反而会成为心理上的奖励,刺激他们变本加厉地偷盗。
不过,如果他们足够幸运,偷盗行为一次都没有被发现,那么他们会觉得偷盗行为实在是索然无味,于是会自动放弃。
譬如,28岁的阿玲就是如此。她是胡慎之的一个朋友,有一次非常神秘地对胡慎之说:“告诉你一个秘密,我做了多年的小偷。”从十二三岁到二十五六岁,阿玲一直在偷东西,但她或许是手法太高明了,结果一次都没被发现过。
“实在太无聊了,这样做真的很没意思。”阿玲感慨地说。于是,前两年阿玲突然放弃了偷盗的习惯。(作者:武志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