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西安二月二十四日电 题:传统年货不吃香 三秦老少难同乐
中新社记者 冽玮
今天是大年初七,一大早,送走了在外务工的两个儿子,四十八岁的田爱粉就冲着一大堆花花绿绿的年馍直犯愁。作为陕西澄县刘家洼乡的一名普通农妇,和所有遵循古老传统的秦人一样,她从腊月开始,就开始张罗各种年货了。她告诉记者,在陕西人的习俗里,年货都是每家每户动手“攒”出来的,“猪和鸡都是自家养的,蒸年馍、捏面花、磨豆腐、酿柿子酒……谁家准备的年货好,大家都来尝哩。”
陕西这片黄土地上民风古朴,春节也更带有浓厚的乡土气息。腊月二十五以后,关中一带人家便开始做肉菜、蒸馍、捏过年馄饨了。年馍蒸得很多,一般蒸馍、碎馍(小馍)、花卷、包子、各种花馍(鸟、鱼、虫、兽等)、礼馍、献贴等,精美绝伦。这形成了民间饮食面花艺术的画廊,尤以合阳、华县、澄县为著名。
“这几年慢慢变了”,田大妈说,现在村里的年轻人外出打工的多,回家过年的时候带回来大包小包的年货,留守在家的老人们准备的年货不吃香了,“明年我就不做年馍了,免得吃不完糟蹋粮食。”
“年馍看着热闹,没有面包好吃;柿子酒不如啤酒来气氛。”田大妈的大儿子在西安打工,他说自己的口味已经差不多城市化了,“除了我妈做的豆腐,我很少吃家里的年货。”
“娃们不仅嘴变刁了,和老人们唠家常的时间也少了,他们自己扎堆玩儿”,郭小宝老人向记者说起了自己的寂寞: “现在不要说‘讲古’,就是秦腔爱唱的人也越来越少了,年轻人不好这一口。”
一位老村长告诉记者,搁在过去,正月里秦腔吼起来,就是此间过大年的最好诠释,村子富不富,就比戏台阔不阔,戏台是一个村子的脸面。不管雨水如何,收成怎样,过年时总要唱大戏,一家几口,夫妻同台,父子同台,公公儿媳同台。戏是老戏,调是老调,从正月初三四开始,一直唱到正月十五六。
当地有句顺口溜,形象地描述了老百姓对秦腔百看不厌、百演不厌的情形:“断桥千年桥不断,永不了结铡美案;世世代代游西湖,长生不老王宝钏。”
有民俗学家指出,中国春节真正让人感到热烈、振奋、红火、酣畅的核心部分,恰恰是这些具有浓烈民族传统文化色彩的春节活动,唱大戏、扭秧歌、跑旱船、扎花灯……
回乡过年的大学生郭建邦对记者说,习惯了城市生活的忙乱和枯燥,我们已经越来越无福消受老家人的生活乐趣了,但这些过年习俗里,藏着中华民族精神上的根,不管怎样,是永远都不会变的。(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