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一定要救我的儿子,”2007年2月1日,在长沙163医院的病房中,记者见到了廖攀的妈妈孔雪华。从她苍白的面容、浮肿的眼睛可以看出,前一夜她一定又是辗转反侧。
50多岁的孔雪华是长沙市宁乡县双江口镇山园完小的老师,丈夫早已去世,她与22岁的儿子廖攀相依为命。孔雪华向记者讲述了发生在2006年6月21日零时的那一幕:廖攀与同伴刘某一行5人在长沙四方坪横过马路时,一辆刹车失灵的农用车突然径直朝刘某撞来。千钧一发之际,廖攀冲上去将呆若木鸡的刘某推开。刘某得救了,廖攀却被农用车撞飞十几米……
孔雪华赶到医院后,“我看见儿子躺在那里,像是睡着了,眼眶周围全是淤紫。”当天,医院为头部受到重创的廖攀做了手术。孔雪华日夜陪伴着儿子,在他耳边低声说话,不时爱抚着他的头,试图唤醒儿子的意识。
2006年6月22日,儿子醒了!“廖攀第一句就是叫妈妈。”孔雪华高兴得泪流满面。但厄运并未远离,6月30日,廖攀再次陷入昏迷。3小时的手术后,“医生告诉我3个结果,要么死去、要么成植物人、就算醒来也是瘫痪。”孔雪华泪眼婆娑,伏在儿子枕边,“儿啊,娘拿什么来救你啊。”
两次手术花了十几万元,这用光了孔雪华的所有积蓄和借来的钱。她想到了去村里募捐,宁乡双江镇的800户人家,孔雪华一户一户地走访。酷热的7月,孔雪华走在烫脚的田埂上,被晒得头晕眼花,是救儿子的信念在支撑着她。这次孔雪华募集到了7000多元,但没能维持多久。后来社会各界又捐赠了2万多元,可到11月份时,“真的是山穷水尽了”。
医院停药了,连吃饭的钱都没了,绝望的孔雪华想到了死。写好了遗书之后,她看了一眼病床上的儿子,他喃喃地叫着妈妈,唤回了她。2006年11月2日,孔雪华来到长沙高桥大市场,一家挨一家店面乞讨。她乞讨了3天,讨到了400多元,最多的一次有人给了20元,但更多人都说她是骗子,赶她走。孔雪华说:“我只是想救我的儿子啊!”
病床上廖攀在含糊不清地嘟囔着什么,车祸让他失去了记忆,左边身体瘫痪。“要过年了,我买了新的被子和枕头,无论如何也要接廖攀回家过年。”孔雪华怜爱地用手抚摸着儿子的脸,“我一定要想办法治好我的儿子。”这时,记者看到,耀眼的母爱光辉在她的脸上闪现,是那样地令人动容。(颜璐、陈青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