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山路303弄16号,上海市文物保护单位蔡元培故居,从二层露台望出去,这座欧式小洋房的围墙内外是两道风景:墙内圈着一方恬淡的绿地,墙外则是两间简单的平房和随意堆放着的建材。
从2004年起,对于围墙外622平方米是否原属于蔡元培故居的花园,是否应该恢复历史原貌,蔡氏后人与拥有产权的物业公司产生了争议。政协委员也曾多次就此问题递交提案。日前,民革上海市委会向上海市政协提交了一份党派集体提案,再次提出恢复蔡元培故居原貌的建议。
蔡氏后人:东侧原为故居花园
“父亲是在1937年租赁了这所房子疗养,当时这里叫做海格路175号,也是父亲在大陆最后的居所。”1月23日,早报记者在华山路303弄16号见到了蔡元培先生的女儿蔡睟盎老人。
蔡氏后人表示,除了三层小楼和南侧小花园外,故居东侧的622平方米地块原为故居的花园草地,一直与18号的花园相连。故居花园曾陆续被占用,后来除南侧归还外,东侧的622平方米面积一直占用至今,由华园物业公司(原静安房管所)陆续搭建平房,并又砌起了围墙。蔡睟盎回忆说,被占用的地块先后被作为停车场地等用途使用。
1月23日,早报记者看到了一张蔡元培夫人周竣早年拍摄于故居的照片,从照片的背景上可以看到,故居与东侧622平方米的空地确实连为一体,没有现在分隔的这道围墙。蔡氏后人提供的一份出版于解放前的地图复印件显示,东侧空地属于海格路175号范围内。
物业公司:已经取得合法产权
1月23日,早报记者联系到华园物业公司,工作人员对“占用故居花园”的说法表示了异议。
物业公司表示,目前华山路303弄16号及周边均为租赁公房,从目前能够查找到的最早的文件、档案来看,均无法证明东侧的622平方米面积原为蔡元培故居的花园。虽然故居东侧的平房与其他房屋并不建造于同一年代,但这一地块由物业公司使用至今,有关方面已经取得了合法的产权。
规划部门:损整体风貌须整治
上海东方早报记者了解到,蔡氏后人此前曾多次致函有关部门,反映故居东侧622平方米面积被占用的问题。2004年3月,上海市城市规划管理局以挂号信的形式给予蔡元培先生的儿子蔡怀新复函。在这封编号为“2003-1648-0266”回信中,上海市城市规划管理局表示,在进行多方面的调查和实地踏勘后,规划部门会同市文管委召开了由静安区规划局、房地局、华园物业公司等单位参加的协调会,并提出了相应的处理意见。
处理意见指出,由于故居花园东侧622平方米地块地处衡山路历史文化风貌保护区核心保护区范围,蔡元培故居文物建筑建设控制区范围以内,其环境现状与故居及华山路303弄整体风貌形成强烈反差,必须进行整治,并提出该地块整治后必须全部恢复绿地。
政协提案:建议扩展故居陈列馆
从2004年起,上海市政协常委、同济大学亚太研究中心主任蔡建国,曾多次递交,建议从保护文物、尊重历史、提高城市品位的大局出发,将被房管部门所占的蔡元培故居的花园归还给故居。日前,民革上海市委会首次以党派集体提案的形式,再次提出建议恢复蔡元培故居原貌。提案认为,目前故居东侧杂乱的状态与华山路303弄整体风格形成了强烈反差,影响了故居历史文物的原有风貌。提案同时建议,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征得蔡氏后人的支持,逐步扩展陈列馆在故居中的面积,并广泛征集相关文物。
相关链接
蔡元培上海故居
华山路303弄16号的住宅是蔡元培在沪居住的最后寓所,1937年10月,蔡元培先生由上海市愚园路寓所迁至此处。日军侵占上海后,蔡先生移居香港,并于1940年3月5日病逝。
从1942年起,返回上海的蔡元培先生的女儿和母亲、弟弟一起居住在此,1984年华山路303弄16号被正式列为上海市文物保护单位。2002年初,静安区投资人民币80万元,对蔡元培故居进行了整体修复,并收集、整理了蔡元培生平资料,在一层开辟了蔡元培故居陈列馆。
解决方案
拟建蔡元培图书馆
早报记者了解到,在收到政协委员的提案后,静安区也曾多次进行协调。
静安文史馆馆长杨继光表示,此前区文史馆对蔡元培故居东侧622平方米地块曾多次作出修整方案。但由于归属权没有最后认定,因此多处出现工作受阻现象。杨继光透露说,目前静安区文史馆设想是,今后在该地建造蔡元培图书馆。并在其中安放蔡元培文选及生平介绍图书,他认为这种规划将和蔡元培故居整体风格非常贴切。(东方早报;记者:姜丽钧、李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