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92岁抗美援朝老兵的“红色课堂”:讲述藏在“密码”里的故事
中新网呼伦贝尔12月7日电 题:内蒙古92岁抗美援朝老兵的“红色课堂”:讲述藏在“密码”里的故事
中新网记者 张玮
内蒙古呼伦贝尔的冬日万里雪飘,92岁的刘世亭坐在朝阳的窗口前,认真地“备着课”。“等天儿暖和了,我还得进社区、去学校讲课嘞。”
1950年,就读于海拉尔第二中学19岁的刘世亭加入中国共产党,并被选入内蒙古军区机要干部训练队,同年,他被调入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六十六军司令部机要科,赴朝鲜战场参加抗美援朝战争。
如今,耄耋之年的刘世亭仍精神矍铄,口齿清晰,入冬前常常走出家门开设“红色课堂”,为社区居民和学校学生讲述70多年前藏在“密码”里的故事。
回想70多年前,记忆清晰如昨。刘世亭说:“我是第一批参加抗美援朝战争的一名机要译电员,皮包、密码本、铅笔是我们的‘作战工具’。”
在战场上,重大决策、作战指挥、后勤保障等工作,都需要靠无线电密码通信来传达。
而当时作战条件艰苦,机要译电员的工作大多在山洞、隧道、防空洞和密林中完成,“大腿当桌子,快速翻译和传递机密信息,不允许有任何差错,否则将会延误战机。”
用刘世亭自己的话来说,机要译电员虽然不在冲锋陷阵的行列里,却掌握着比自己生命还重要的作战“密码”。
刘世亭还记得自己刚到朝鲜战场时,战火纷飞,到处都是炸弹坑,时不时就有敌机从头顶上飞过,“当时还是很害怕。”
令他印象最深的是,一次夜行军时,突遇敌机轰炸,连疏散、躲避的时间都没有,“通过浮桥时,我一脚不慎跌入北汉江内,被战友拉上岸后,满身的水和冰。”
“后来为了纪念这次难忘的经历,我还作了一首小诗。”刘世亭告诉记者。
爬过一座又一座高山,蹚出一条又一条悬崖上的小道……为了不让敌军发现目标,大部队天黑时出发,一走就是一整夜。
刘世亭说,那时候“白+黑”“5+2”再正常不过,有时在行军途中拽着马尾,边走边睡。“有一次在高山路上,我困得差一点掉到山下去。”
“晚上行军,白天隐蔽在掘开式暗道里收发电报,极其艰难。”刘世亭讲述道,“阴暗潮湿常年接触不到阳光,狭窄的空间只能僵硬地保持一个姿态,双脚踩在冰冷的泥浆里……”
记者了解到,刘世亭在抗美援朝期间共参加了“龟城”阻击战、“太川”攻击战、“三八线”攻击战、“五音山”防御战4次战役。
1951年7月,刘世亭完成抗美援朝第一阶段作战任务回国,直至1958年退伍转业。服役期间,他曾荣立2次三等功。
1991年,刘世亭退休后,仍参与关心下一代工作,在呼伦贝尔市海拉尔区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任职,常常走进学校,为青少年讲述他参加抗美援朝战争的经历,树立孩子们的爱国情怀。
而“爱国、勇敢、感恩、担当”早已作为刘世亭的家风家训,根植在后辈的心底。
如今,已经有72年党龄的刘世亭常说:“我的儿女子孙加起来已经有8名党员啦,我很自豪!”(完)
社会新闻精选:
- 2024年12月27日 18:52:37
- 2024年12月27日 10:34:33
- 2024年12月27日 10:28:37
- 2024年12月27日 10:18:08
- 2024年12月27日 09:11:28
- 2024年12月27日 08:20:11
- 2024年12月27日 07:30:26
- 2024年12月27日 07:23:51
- 2024年12月27日 07:15:21
- 2024年12月26日 19:14: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