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黟县创新传统村落保护工作 “古建”成文旅“香饽饽”
中新网安徽黟县4月27日电 安徽黟县创新传统村落保护工作 “古建”成文旅“香饽饽”
作者 成展鹏 刘浩
今年是中国开展传统村落保护工作10周年,安徽黟县有中国传统村落44个。古民居、古建筑群是该县的“一笔重要文旅资源”,开展传统村落保护工作一直是该县十几年来聚焦的重点工作之一。
背山面野,溪水环绕,精雅的园林,幽深的小径.....27日,走进安徽省黟县塔川书院古民居民宿,山水园林的景观布局和古香古色的徽派古建楼台让人恍若穿越了古今时空。
塔川书院民宿是由五栋独立的徽州民居构成,有餐饮、耕读堂、文化体验亭、沿河景观带等多个功能分区,灵活运用地势、溪流以及周围田园景致,全木质小桥从门前延伸至院内,整体设计与周边环境融为一体。
像塔川书院一样,在保存原有传统村落风格的基础上,与当地生态、文化协调发展的民宿,在安徽省黟县还有很多。通过发展民宿业态,将古村落盘活有效利用,是黟县近年来创新古村落保护的有效途径之一。
黟县县委县政府为加强古村落保护,有效促使文旅融合发展,始终恪守“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十六字方针,古村落的人文环境和生态环境得到了有效保护,推动了古村落保护利用与旅游发展的良性循环,全县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成效明显。
中新网在采访中了解到,黟县积极探索创新利用方式,采取委托管理、易地搬迁、多种业态、产权流转等创新利用模式,全面盘活闲置资源,成功打造了塔川书院、拾庭画驿、晴园等众多特色民宿、影视创作基地和文旅设施。
一批颇受游客喜爱的诸如猪栏酒吧、淡园、泊隐民国、驿境等独具徽派古建特色的民宿新业态,提升了传统村落旅游产品内涵,有效增加了农村居民的经济收入,已成为文旅融合发展中的“香饽饽”。
据了解,黟县共有民宿客栈903家,精品民宿115家,投资规模超千万元的民宿有31家,民宿带动旅游综合收入近20亿元。
此外,黟县结合古村落各自资源特点,充分论证,经过实践形成了关麓书香小镇、西递遗产小镇、宏村艺术小镇等特色小镇。利用古村落资源形成了卢村民俗风情展示村、塔川中国红叶摄影基地等一系列旅游基地,带动了旅游产业发展。
“古村落的人文环境和生态环境得到了有效保护,推动了古村落保护利用与旅游发展的良性循环,全县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成效明显。”黟县县政府相关负责人介绍,为加强古村落保护,有效促使文旅融合发展,该县恪守“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方针。
黟县在严格执行《世界文化遗产管理办法》和我国《文物保护法》、《安徽省皖南古民居保护条例》、《黄山市徽州古建筑保护条例》等相关法律法规规定,结合当地实际制定《西递、宏村世界文化遗产保护管理办法》及实施细则,房屋维护修缮管理暂行办法、历史文化街区保护管理办法,完善《村规民约》;出台《黟县中国传统村落保护项目实施工作意见》,进一步明确了相关部门职责。在此基础上,还出台了《黟县中国传统村落项目部门联席制度》、《黟县中国传统村落项目专家、联络员制度》和《黟县中国传统村落项目建设督查制度》,进一步规范县域内古村落等文化遗产的保护管理,做到有章可循、有法可依,古村落的风貌肌理保存完整。
同时,黟县政府还设立了文物保护资金,在景区门票收入中提取20%作为文物保护资金。2014年徽州古建筑保护利用工程实施以来,财政每年安排专项资金300万元用于古村落内的古民居、古祠堂、古桥、古塔、古井、古亭等众多古建筑的本体修缮和周边环境整治利用,全县各景区人居环境得到明显改善。
据了解,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村镇建设司26日召开传统村落集中连片保护利用示范工作视频会议,研究部署2022年传统村落集中连片保护利用示范工作。会议指出,各地积极在保护基础上推进活化利用,改善村民生产生活条件,促进了脱贫攻坚,带动了乡村振兴,增强了文化自信。整合政策资源和社会资金,盘活乡村特色资源,形成以传统村落保护利用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有效方法路径,为弘扬和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作出新贡献。(完)
社会新闻精选:
- 2024年11月25日 14:21:33
- 2024年11月25日 11:58:37
- 2024年11月25日 11:14:23
- 2024年11月25日 10:27:02
- 2024年11月25日 07:57:44
- 2024年11月24日 20:18:26
- 2024年11月24日 19:38:44
- 2024年11月24日 17:47:03
- 2024年11月24日 17:15:17
- 2024年11月24日 16:06: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