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沪”日志:治理+互助“双向奔赴” “特殊关爱”呵护“疫”中特殊群体
中新网上海4月5日电 题:守“沪”日志:治理+互助“双向奔赴” “特殊关爱”呵护“疫”中特殊群体
作者 樊中华
“我跟老母亲被分别封控在两个小区,没办法照顾她一日三餐,怎么办?”“我的高血压药要吃完了,在哪里能买到?”“我好像发生血栓了,现在该怎么办?”
4月伊始,随着上海战“疫”进入最吃劲阶段,来自老弱病等特殊群体的求助信息也在从封控社区内不断发出,如何在城市静态管理期应对百变的突发状况,保障这一群体的生活和健康,时刻挑战着城市运转的敏感神经。
在上海人口密度最高、老龄化程度最大的虹口区,纯老家庭有4.4万多户,独居老人1.6万多人,其中80岁以上的占35%。为了在全域封控期间民生保障“不落下一个人”,虹口各街道居委会提前对孤老、困难老人、孕产妇、需要进行血透的病人等进行了摸排,按照“一人一策”方式,提前准备了相应的工作预案。
在广中路街道何家宅小区,一位前不久刚做过手术、恢复期突然腿部肿胀的老人向居委发出求助。工作人员按照紧急预案,通过微信搭建了一个“线上看诊”平台,社区医院的医生通过查看居民传来的腿部照片,判定为血栓,进而按照既定流程,顺利协调入院就诊。
行动不便的高龄老人,吃饭问题如何解决?在江湾镇社区,“助老餐接力赛”天天都在进行。从社区食堂备餐、配送,到社区工作人员接手、志愿者送餐到老人家,89岁的郑玉英老人捧着热腾腾的午饭,连声道谢。
“为保证运营安全,社区食堂所有员工都集中住宿在单位,并均持有48小时核酸检测证明。”江湾社区食堂经理王昊介绍。
虹口公安分局则在辖区9个派出所均成立了“助老先锋队”,以结对帮扶的形式,与1635余名孤寡、独居老人结对,“点对点”解决辖区独居老人生活困难,为老人提供24小时援助服务。
而在社区治理保障之外,更多的互助网络正在民间悄然形成,打通了特殊群体保障的“最后一百米”。
在长宁区,长宁新城某居民区的业委会主任马林在浦西封控前夕,自行驱车采购了八九种共计500多斤蔬菜,送到26户孤寡、独居老人手中;在闵行区,“好心业主”赵丙现利用自己经营餐饮企业、有“上海生活物资保障”通行证的便利,为小区孤寡老人赠送食材礼包;在虹口区,一支2780人的“老伙伴”志愿者团队,成为疫情封控期间帮助老人核酸检测、保障老人基本生活需求、缓解其焦虑恐惧情绪的“生力军”。
“志愿者每天都打电话,询问我缺什么……”嘉兴路街道一封控小区内的独居老人庄阿婆说,小区被封控后,虽无法上门,“老伙伴”志愿者每天都会打电话进行“远程陪伴”,及时协调配送生活物资。
数据显示,上海是全国老龄化程度最高的超大型城市。而此番前所未有的疫情“大考”正在为“老有所养、老有所依”不断提出新的命题。“本轮疫情暴发以来,对社区老年人等特殊人群的关心关爱和服务保障是民政部门工作的重中之重。”上海市民政局副局长曾群表示。
“此次上海疫情规模之大对城市的治理特别是基层治理提出了严峻挑战。一方面,我们看到很多基层工作人员已是竭尽全力,但庞大的‘治理之网’仍难免百密一疏;而另一方面,更多的社会力量在自发地融入帮扶、纾困之中,更多的市民被调动起来彼此守护,这是更加严密、高效、充满人性化的一张‘互助之网’。”有学者评价说。
就在4日,某电商平台送菜员小哥单程4小时“跨越上海”免费为一位独居听障老人送饭菜的事迹“刷屏”朋友圈,而有更多的网友表示,自己就住在老人附近,十分希望“能做点什么,将这份善意传递下去”。(完)
社会新闻精选:
- 2024年11月25日 14:21:33
- 2024年11月25日 11:58:37
- 2024年11月25日 11:14:23
- 2024年11月25日 10:27:02
- 2024年11月25日 07:57:44
- 2024年11月24日 20:18:26
- 2024年11月24日 19:38:44
- 2024年11月24日 17:47:03
- 2024年11月24日 17:15:17
- 2024年11月24日 16:06: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