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河北荒山坡的蜕变:昔日“荒疙瘩”变身“致富田”

河北荒山坡的蜕变:昔日“荒疙瘩”变身“致富田”

2022年03月19日 14:09 来源:中国新闻网参与互动参与互动
河北荒山坡的蜕变:昔日“荒疙瘩”变身“致富田”
    图为高空俯瞰卢龙县整治的梯田。 陈建 摄

  中新网石家庄3月19日电 (肖光明 李洋)眼下正是北方春耕备播繁忙时节,在河北省秦皇岛市卢龙县下寨乡张沟村南山坡的梯田里,旋耕机、手扶拖拉机等农业机械正在忙碌,为甘薯种植做前期准备。高空俯瞰,这片曾经的荒山坡热闹起来。

  正在梯田里忙着指挥作业的张沟村党支部书记张文亮说,山坡上的这块地曾是荒山,由于水土流失严重,土壤质量差,村民只能挑着好种的地方劳作。自从前年完成了土地整治,山坡大变样,原来150亩杂草地整出了100余亩的好梯田。

图为高空俯瞰卢龙县整治的梯田。 陈建 摄
图为高空俯瞰卢龙县整治的梯田。 陈建 摄

  “这块地去年种甘薯,亩产量到了3700斤,卖鲜薯每斤0.7元左右,一亩地就是2000多块钱,大家都很高兴。”张文亮说,新耕土地上的火热春耕景象,给人们带来增收的希望。

  据悉,卢龙县地貌多浅山丘陵,适宜种植甘薯,甘薯产业是当地特色优势产业,有“中国甘薯之乡”美誉。近五年来,卢龙县不断深挖土地潜力,通过实施土地整治项目,新增耕地2.4万亩。曾经的“荒疙瘩”摇身一变,变成既平整又能灌溉的“致富田”。

图为正在整治梯田。 陈建 摄
图为正在整治梯田。 陈建 摄

  对于卢龙县新增耕地,卢龙县农业农村局副局长张会敏算了这样一笔账,“2.4万亩耕地种植甘薯,每亩至少可产3500斤甘薯。老百姓可以直接卖给甘薯加工龙头企业,也可以自销。如果把鲜食甘薯存放到薯窖里,能从秋季卖到第二年开春,价格可翻好几倍。”

  张会敏说,有了好地只是第一步,还要努力提升土地收益,才能让农民种粮更有积极性。

  提起土地整治项目带来的变化,红花峪村民委员会委员张华欣喜不已。“通过土地整治,红花峪村原来600余亩荒草地整出了510亩好梯田,有了田间路和沟渠,改善了农业生产条件,增加了农民的收入。”

图为高空俯瞰卢龙县整治的梯田。 陈建 摄
图为高空俯瞰卢龙县整治的梯田。 陈建 摄

  张华指着一大片已经成规模的田地说,山坡地种出的甘薯香甜可口,“以前小块地,机器下不去,哪个承包大户能乐意?现在好了,只要下功夫,就能种出好前景。”

  看着眼前平整的高规格农田,58岁的村民韩小忠难掩一脸喜悦。曾经村民们春种秋收花费力气大,收益不成正比,严重影响种地积极性。现在农业机械化操作有了施展空间,耕作成本也大幅度降低。再过一段时间,就该种植甘薯,曾经的“荒疙瘩”会变为“金疙瘩”。

图为卢龙县张沟村村民正在耕作打垄。 刘丹 摄
图为卢龙县张沟村村民正在耕作打垄。 刘丹 摄

  64岁的邵黑石村村民于云起是地地道道的“老把式”农民。在他的记忆中,村里的土地很多是坡地,由于耕种条件不便,种地靠人工,不但费时还费工。在进行土地整治后,实现机械化作业,从而减少劳动力投入,长出来的甘薯产量高,效益也比往常提高很多。

  据悉,2019年以来,卢龙县粮食产量实现了连续三年保持正增长,分别是20.06万吨、20.92万吨、21.12万吨。(完)

【编辑:房家梁】
关于我们 | About us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供稿服务 | 法律声明 | 招聘信息 | 网站地图
 | 留言反馈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