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探访“中国红曲黄酒文化之乡”:“黄酒+文旅”的乡村振兴路径

探访“中国红曲黄酒文化之乡”:“黄酒+文旅”的乡村振兴路径

2022年03月12日 08:46 来源:中国新闻网参与互动参与互动
探访“中国红曲黄酒文化之乡”:“黄酒+文旅”的乡村振兴路径
    古朴的北墘村,宛如一幅优美的山水画。 吕巧琴 摄

  中新网宁德3月12日电 (吕巧琴 林榕生)地处福建宁德市屏南县代溪镇东南部的北墘村,是“中国红曲黄酒文化之乡”。目前,全村99%农户从事黄酒酿造,黄酒年产量1000多吨、年产值达3000多万元,并开发有“蒸糟糕”“糟兔”等黄酒衍生产品。

农家院落随处可见酒缸、酒坛等酿酒器具。 吕巧琴 摄
农家院落随处可见酒缸、酒坛等酿酒器具。 吕巧琴 摄

  漫步古朴的北墘村,村中酒坊林立、酒旗飘扬;水碓房、水车、廊桥、矴步相连,柽树、老柿、花花草草点缀其间,仿佛置身于一幅优美的山水画中,让人流连忘返。

  山高林密、清泉醇洌的北墘,独占制曲酿酒优良条件,铸就了北墘深厚的酒文化。千百年来,这里家家酿酒,户户有酒窖,少则数坛,多则上百坛,代代相承。

老街两旁,仍保留着黄墙黑瓦的老房子。 吕巧琴 摄
老街两旁,仍保留着黄墙黑瓦的老房子。 吕巧琴 摄

  “这口酒缸,可是我们北墘村的宝贝,按字辈推测这口缸有400多年的历史。”代溪镇党委书记陈娟指着一口酒缸说,酒缸上刻的字,是当地独特的传统文化,在分家时父辈会把酒缸传给孩子,并在缸上刻字留念,代表着把管家的权力和酿酒的技艺传承给子孙。

村中家家酿酒,户户有酒窖。 吕巧琴 摄
村中家家酿酒,户户有酒窖。 吕巧琴 摄

  浓厚的酒文化,吸引乡贤吴善远返乡创办福建北墘酒业有限公司,针对不同的人群身体机能特征,研发出男士调理酒、女士调理酒和普通酒3大类。

  据介绍,北墘酒业公司本身不从事酿酒,为更好地帮助群众打通销售渠道,让群众在黄酒生产中获得更大的利益,该公司将村民酿造的黄酒通过专业仪器检测其中的糖度、酒精度、酸度等3项指标达标后进行收购,收购价比其他客商高出1元/斤。

村中酒坊林立、酒旗飘扬。 吕巧琴 摄
村中酒坊林立、酒旗飘扬。 吕巧琴 摄

  该公司相关负责人说,自春节以来,公司已向31户农户收购82吨黄酒;生产线每天可以生产包装1吨2000瓶酒,主要以会员制销售订单式生产定制酒。

北墘村的六角井。 吕巧琴 摄
北墘村的六角井。 吕巧琴 摄

  北墘村共有590户1941人,主要收入是销售黄酒,村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2.3万元,比全县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高出近4000元,村集体经济收入54.43万元。

  村民吴仙祉,是村中酿酒规模中等的农户,平均每年酿酒150坛左右,部分零售、游客认购,多数由北墘酒业公司进行收购。“去年就被公司收购了106坛。”吴仙祉说,家里去年仅卖酒收入就达到了11万元;目前酒窖里黄酒存量是280坛,已被上海、浙江、福州一带客人认购26坛。

老街两旁,仍保留着黄墙黑瓦的老房子。 吕巧琴 摄
老街两旁,仍保留着黄墙黑瓦的老房子。 吕巧琴 摄

  近年来,北墘村大力融合古村落文化、民俗文化和黄酒文化等特色资源,做精做优“黄酒+文旅”文章,先后获得中国传统村落、全国文明村、3A级景区、省级乡村振兴示范点、省级金牌旅游村等多个招牌。2021年接待游客近3万人,旅游总收入超过300万元。

北墘村一角。 吕巧琴 摄
北墘村一角。 吕巧琴 摄

  为了更好地传承黄酒文化,打响打亮黄酒文化特色品牌,北墘村已连续6年举办冬至黄酒文化节,各家各户拿出最好的美酒招待四方游客。在今年的黄酒文化节上,商贩日均收入达1000元以上,为北墘黄酒文化传承、黄酒品牌及旅游品牌的打造,起到很好的推动作用。

红曲黄酒酿造技艺科普教育基地。 吕巧琴 摄
红曲黄酒酿造技艺科普教育基地。 吕巧琴 摄

  陈娟表示,将围绕打造全国一流的文旅康养基地,不断丰富旅游业态,推动北墘黄酒VR体验馆及酿酒大师游戏开发项目,实现“线上酿酒,线下品酒”,增强游客互动性;进一步做深做强黄酒文旅产业,让老百姓的口袋更加鼓起来,不断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实现共同富裕。(完)

【编辑:程春雨】
关于我们 | About us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供稿服务 | 法律声明 | 招聘信息 | 网站地图
 | 留言反馈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