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浙大“飞秒激光”研究成果登上《科学》

浙大“飞秒激光”研究成果登上《科学》

2022年01月21日 16:33 来源:中国新闻网参与互动参与互动
浙大“飞秒激光”研究成果登上《科学》
    团队开展研究。 卢绍庆 摄

  中新网杭州1月21日电(童笑雨 柯溢能 吴雅兰)1月21日,记者从浙江大学(下称“浙大”)获悉,该校科研团队“飞秒激光”研究成果于当天登上国际顶级学术期刊《科学》。据悉,该成果应用方向是三维、四维甚至更多维度的光储存,将为新一代显示和存储技术提供新的方向。

  激光被称为“最快的刀”“最准的尺”“最亮的光”。20世纪80年代,科学家发明了一种奇特的激光——飞秒激光。它具有超快、超强和超宽频谱的特点,但其与物质相互作用的机理错综复杂,连科研人员都琢磨不透它的“脾气”。

  近日,浙江大学光电科学与工程学院邱建荣教授团队发现了飞秒激光诱导的空间选择性微纳分相和离子交换规律,开拓了飞秒激光三维极端制造新技术,首次在无色透明的玻璃材料内部实现了带隙可控的三维半导体纳米晶结构。这将为新一代显示和存储技术提供新方向。

  飞秒是度量时间长短的计量单位。1飞秒为1秒的一千万亿分之一。

  邱建荣团队长期从事飞秒激光与材料相互作用研究,并取得一系列高度原创的重要突破,处于国际领先地位。此次研究是该团队在大量实验的基础上,在玻璃内部实现了组分可调的钙钛矿纳米晶,在“一瞬间”就能随心所欲实现结构和性能操控。

  该论文共同第一作者为浙江大学光电科学与工程学院博士生孙轲、之江实验室PI谭德志、上海理工大学研究员方心远。通讯作者为谭德志和邱建荣。

  据介绍,该项研究的一个应用方向是三维、四维甚至更多维度的光储存。

  “现有的存储设备多为磁存储,有一些缺点,一是使用寿命只有3-5年,二是耗能比较大,散热要求高。”谭德志表示,光存储不仅功耗小,而且容量有望达到1PB/光盘,将是一个大有可为的未来发展方向,预期存储寿命将达到几百万年之久。(完)

【编辑:刘欢】
关于我们 | About us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供稿服务 | 法律声明 | 招聘信息 | 网站地图
 | 留言反馈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