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长江上游如何守护一江清水?

长江上游如何守护一江清水?

2022年01月16日 11:29 来源:中国新闻网参与互动参与互动
长江上游如何守护一江清水?
    龙河(丰都段)成为中国首批示范河湖。 重庆市丰都县委宣传部 供图

  中新网重庆1月16日电:题:长江上游如何守护一江清水?

  作者 梁钦卿

  “河水像镜子一样,经常能看到三五只白鸟翩翩起舞。”重庆市丰都县双路镇安宁场村村民张放说,前些年,随着传统工矿企业和畜禽养殖逐步增多,黑臭污水直接排入龙河。但随着近年来生态环境改善,龙河已重新变成他小时候的模样。

  自2016年1月5日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座谈会召开以来,长江沿线各省区市把修复长江生态环境摆在压倒性位置。重庆是长江上游生态屏障的最后一道关口,对长江中下游地区生态安全承担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近年来,长江上游各省区市在保护长江生态环境方面下足功夫,保证“一江清水向东流”。

  河长制让河畅、水清、岸绿、景美、人和

  张放口中的龙河是丰都境内最大的河流,2020年底,龙河(丰都段)作为重庆的唯一代表,成功创建中国首批示范河湖。

  “龙河生态环境的改善,河长制功不可没。”丰都县三合街道总河长、龙河三合段河长陈明武感叹,河长制改变了过去部门职责交叉、相互推诿扯皮、治而未果的局面,成为解决“九龙治水”的“金钥匙”。

  丰都县创新推行“一河三长”河道综合管护机制,在党委、政府领导担任河长的基础上,由人大、政协领导担任河流督导长,由公安系统领导担任河流警长,形成执行、监督、执法三位一体的河道综合立体治理格局。“一河三长”之下,丰都县还建立网格化管护体系,定片、定点对龙河进行巡查、保洁等工作,打通河道管护环节“最后一公里”。

  陈明武说:“现在龙河的环境用一句话概括就是:河畅了、水清了、岸绿了、景美了、人和了。”如今,重庆市5300余条河流、3000余座水库已实现“一河一长”“一库一长”全覆盖。

  自2018年以来,中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党委和政府主要领导担任省级双总河长,30万名省、市、县、乡级河湖长年均巡查河湖700万人次,90多万名村级河湖长(含巡河员、护河员)守护河湖“最前哨”。

铜钵河上河坝国控监测段面。 袁庭 摄
铜钵河上河坝国控监测段面。 袁庭 摄

  “上下游不同行、左右岸不同步”有了“药方”

  走在铜钵河岸边小路上,一侧是沃野良田,一侧是清澈河水。与如今水清岸绿相比,曾经的铜钵河水质常年为劣Ⅴ类,部分河道垃圾成堆,臭不可闻。

  川渝跨界的铜钵河系嘉陵江支流,是四川省达州市和重庆市梁平区跨界河流治理的“硬骨头”。梁平区生态环境局副局长张钊介绍,此前,因行政管辖权属不一致,联合巡查、交叉执法无法开展,跨界河流水污染问题得不到及时治理,影响流域内水生态环境保护和经济社会发展。

  如今,随着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推进,两地共同签订《深化川渝两地水生态环境共建共保协议》,印发《铜钵河流域水生态环境保护川渝联防联治方案》,谋划项目56个,共保河流清水绿岸。

  记者梳理发现,四川省古蔺县与贵州省习水县建立赤水河流域生态环境保护跨省检察协作机制;湘鄂赣携手共建长江经济带生态文明先行区;湖北黄冈与安徽安庆开展龙感湖流域水污染联防联控……这样的区域协作机制还有很多,为治理长江流域“上下游不同行、左右岸不同步”等难题找到了最佳“药方”。

正值冬季,重庆市广阳岛上一树树红梅凝寒绽放。 陈超  摄
正值冬季,重庆市广阳岛上一树树红梅凝寒绽放。 陈超  摄

  长江水也能成为“天然空调”

  登上重庆市广阳岛,水草在清澈见底的湖水中摇曳生姿,远处的草地上还有一对新人在拍摄结婚照,呈现一幅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长江画卷。谁能想到,这座长江上游最大的江心岛,几年前曾被开发建设破坏,岛上原生态梯田和自然水系受到污染。2017年8月,重庆市叫停广阳岛“大开发”。

  “现在岛上正在构建以江水源热泵、地源热泵和水能、风能、太阳能等集成互补的清洁能源体系,并引入绿电,建成后可确保全岛清洁能源利用率100%。”三峡集团派驻广阳岛项目负责人周庭正解释,以江水源热泵为例,夏天利用长江水体自然散热后的低温水作为冷源,冬天利用长江水体所储藏的太阳能资源作为热源,使之形成一种空调系统,为建筑供冷供热。

  记者在岛上走访时,看到许多工作人员正在一个外形像飞船的大坑里浇筑混凝土。周庭正说,这是广阳岛正在打造的“飞船式”固废循环利用体系,建成后岛内日常产生的生活垃圾全部在岛上降解分解、消化吸纳和循环利用,实现岛内生活垃圾对环境的零排放。“在广阳岛生态修复过程中,这些创新举措对于长江沿线11个省区市都有借鉴意义。”

  如今,广阳岛入选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生态修复典型案例。在整个长江流域的生态保护中,高科技贯穿其中。四川省通过强化卫星遥感、无人机、蛙鸣系统等高新技术手段精准锁定违法企业和污染源,江苏省建立长江“生态眼”环境立体感知监控平台……这些技术为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提供有力支撑。

  在记者即将离开广阳岛时,正好碰到带着双胞胎孩子上岛采风的游客黄先生。他说:“岛上的景观设计非常好,依山傍水、随形就势。以后我会经常带孩子们上岛,也希望这里的原生态环境能成为他们以后的美好回忆。”(完)

【编辑:叶攀】
关于我们 | About us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供稿服务 | 法律声明 | 招聘信息 | 网站地图
 | 留言反馈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