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杭州“双减”背后:共谋共为 有速度更有温度

杭州“双减”背后:共谋共为 有速度更有温度

2021年12月22日 19:38 来源:中国新闻网参与互动参与互动
杭州“双减”背后:共谋共为有速度更有温度
    杭州市春晖小学开发数字平台,向家长精确推送每个托管班的放学和接送状态。 童笑雨 摄

  中新网杭州12月22日电 (谢盼盼 童笑雨)放学时间,浙江省杭州市春晖小学的校门口却有点冷清,印象中车水马龙的景象不复见。这不是家长不开车的结果,而是“双减”实施以来,杭州科学“治堵”的成效。

  除了校门口不堵了,在杭州市教育局党委委员、二级巡视员熊群峰看来,这几个月,杭州的教育生态正发生着改变。有组数据或能说明:压减率100%、学生和家长97%的满意度。

  成绩的背后,多方联动、共谋共为,或是杭州答好“双减”考卷的制胜砝码。有速度、有高度、有温度,成为杭州实践的“注脚”。

杭州一所小学开展的课后服务。 童笑雨 摄
杭州一所小学开展的课后服务。 童笑雨 摄

  部门联动跑出加速度

  压减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是“双减”政策的一项重要内容。按照浙江省的要求,各地市要在不到100天的时间里完成压减任务。杭州给出的答案是:两个月。

  在杭州“双减”专班的办公室,墙面上挂着几张实时更新的统计表。其中一张是中小学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转登进展统计表。上面写着:截至11月1日,杭州压减率100%。要知道,教育部于12月21日发布的线下线上校外培训机构压减率分别达83.8%和84.1%。

  “这是一块‘硬骨头’。”熊群峰如此形容。据他介绍,杭州此前有1247家中小学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数量仅次于浙江宁波。但和宁波相比,杭州的校外培训机构体量和规模都较大。

  按照“双减”要求,这些培训机构要么转为非营利性培训机构,要么转为非学科类培训机构,要么注销。程序复杂,也没有先例可循。如何做好压减这篇文章?

  作为杭州“双减”专班成员,杭州市教育局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处处长宋小华提到了“部门联动”这四个字。

  据悉,杭州“双减”专班由公安、网信办、市场监管、教育、交警等28个政府职能部门组成。针对压减问题,专班连续开了三次会,对相关流程和细节问题进行反复讨论和研究。

  最终他们拿出了方案:在13个区、县(市)全部建立“专窗受理”模式。教育、民政、市场监管等部门联动,制定简易注销流程,清减企业注销手续,完善“一窗受理、注登同步”。

  为了让校外培训机构“少跑路”,三部门对各区县业务人员开展了联合培训,再由内部工作人员走流程,有效节约时间。

  宋小华说,在这一模式的加持下,杭州在一周时间内,压减率从浙江省倒数上升到了前五,在10月底压减率达到了100%。“尤其是淳安县,用了三天,就完成了转登工作。”

  除了在压减上的部门联动,在“双减”落实工作巡查上,每个周末都有一个牵头部门,联合其他两个部门进行扫街巡查,检查是否有违规授课等情况。宋小华说,甚至包括公交车站培训班广告牌的清理,如果没有多部门的高度协同,也不能在短时间内完成。

  “专班每天都要开一次碰头会,雷打不动。”熊群峰说,正是28个部门拧成一股绳的干劲,才跑出了“双减”的杭州速度。

  社会合力攀新高度

  “双减”的落地落实,并不是教育部门一家的事。学校、社会、家庭等各方力量整合起来,形成工作合力,才是见效关键。在杭州,社会力量加持,多方合作不断攀新高度。

  课后服务全面推广之初,要做到覆盖率100%,萦绕在杭州市教育局基础教育处处长孔永国面前的问题并不少:放学时间延后,交通会不会堵?那么多的课后服务课程,谁来上?

  在“治堵”上,杭州的回答是“不打无准备之仗”。

  杭州市公安局交通警察局副处长谢晓颖表示,今年7月份提出“双减”之后,他们用两个月的时间,给每所学校发放调查表,摸清各区的拥堵指数。根据收集到的信息,交警部门分析道路和校门口拥堵的原因,以“一校一策”的标准开“药方”。

  如杭州市春晖小学实行人车分流,开发数字平台,向家长精确推送每个托管班的放学和接送状态。家长根据数智化推送信息找到孩子,校门拥堵情况不复存在;滨江区教育局和交警大队多次细化方案,利用杭州公交的“求知专线”,为学生家长订制接送服务。

  滨江区的实践,是杭州“治堵”的缩影。各地各校还制定错时上放学方案,组织教师、家委会代表、志愿者参与“疏堵行动”。目前,超过90%的学校设置了“爱心志愿者护学岗”。

  一组数据或更能直接证明“双减”之后杭州的“治堵”情况:杭州市学校周边平均拥堵延误指数较上半年下降了6.5%。

  社会合力解决了拥堵问题,课后服务也要跟上。为丰富课程内容,杭州市各地教育行政部门充分整合群团资源。杭州市教育局专门发文加强青少年宫与学校合作,24所中小学校完成了签约,开设拓展型课程197门,参加学生数过万。

  如西湖区引进“非遗”项目,打造有“西湖味”的课后服务。目前该区开设非遗类课后服务的义务段学校共31所,涵盖九曲红梅茶艺、西子女红、转塘民歌、上泗竹马等20余项“非遗”学习项目,开课量达1600多个课时。

  无独有偶。在临安区,当地整合辖区资源,联合区博物馆推出“团圆中秋玉兔下凡”宫灯制作体验、“片片银杏画秋意”写生、“小小考古学家”等系列主题活动;拱墅区利用区域“四馆一园一基地”场馆资源,制定套票打卡机制,设置了10条体验路线图,鼓励青少年在第二课堂、假日小队活动中开展“双减之旅”。

  “体育局的教练和退役运动员资源我们也准备利用起来。”孔永国表示,当前专班正在整合各类资源,编排课程目录,为学校提供更多的课后服务。

  “组合拳”出击彰显温度

  “‘双减’工作,我们不光要让家长、学生感到是幸福的,老师也是。”熊群峰说,除了课堂上的,课后的方方面面都要顾及。

  在推进“双减”过程中,杭州针对课后服务全面开展后教师工作时间和压力大幅度增加的实际,各地积极探索,打出一套“组合拳”,为教职工减压,让他们感到“温度”。

  “双减”后,学生的在校时间长了,后勤保障也要跟上。萧山区提高了相关学校后勤员工的薪资待遇。由于工作量增加,食堂员工的收入普遍提升了20%左右。

  为了让教师们休息好,各校也推出了弹性上下班、温馨调休等制度,并提供晚间净菜打包等服务,减少大家的后顾之忧。

  下午五点半,临安区城东小学参与课后服务的学生陆续放学,老师们来到学校食堂,这里已为他们准备好了热腾腾的晚餐。据介绍,城东小学每天要为约40名教师准备晚餐。

  “如果等我回去,估计吃晚饭都要七点半以后了。从学校打包回去,基本上六点半之前就能解决晚饭。”该校教师金妮说,虽然工作时间延长了,但“暖心食堂”减轻了不少负担。

  无独有偶。在淳安县,该县为参加课后服务教师的推出“温情套餐”。当日参与课后服务的老师实行“弹性坐班”,可临时请假由其他教师代班。同时,还为老师配置“教师驿站”。寄宿制学校每个教师都能分配到带卫生间的房间,非寄宿制学校都建设或增设教师休息室。

  为缓解教师工作压力,滨江区引入专业心理机构为教师提供心理关怀服务,包括教师心理沙盘成长小组、心理咨询、大脑spa、精益睡眠等项目。

  为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工作效率,减轻不必要的教学负担,杭州还充分运用身处“数字之城”的优势,用数字为教师“减负”。

  如临平区、桐庐县强化数字赋能,各校深挖“学校大脑”平台功能,精选题目入系统、作业反馈用扫描、学业分析智能化和班级日志常态化,减少教师工作量,及时掌握新学情。

  “双减”没有休止符,是一场持久战。在杭州市教育局相关负责人看来,“双减”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久久为功,也需要一盘棋、多部门合力推进。只有这样,才能把这件实事做好、好事做实。(完)

【编辑:朱延静】
关于我们 | About us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供稿服务 | 法律声明 | 招聘信息 | 网站地图
 | 留言反馈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