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与“艾”同行十七年 监狱民警筑起特殊“生命防护墙”

与“艾”同行十七年 监狱民警筑起特殊“生命防护墙”

2021年12月01日 15:28 来源:中国新闻网参与互动参与互动
与“艾”同行十七年监狱民警筑起特殊“生命防护墙”
    监狱民警管理帮助罪犯。 蔡文曦 供图

  中新网杭州12月1日电(郭其钰 蔡文曦)浙江省十里丰监狱九监区是该省唯一一个集中关押男性艾滋病罪犯的监区。今年12月1日是第34个“世界艾滋病日”,也是浙江省十里丰监狱九监区成立17周年。17年来,九监区从未发生一起职业暴露、病毒传播事件,一批批监狱民警构筑起一道特殊的“生命防护墙”。

监狱民警管理教育罪犯。 蔡文曦 供图
监狱民警管理教育罪犯。 蔡文曦 供图

  “每一个人都在刀锋上行走”

  “阳性?糟了!”初来九监区的那个夏夜,民警汪忠飞看着艾滋病快速检测试纸愣住了。几天前汪忠飞突然发现自己身上有一处皮肤不知何时被抓破,还在出血。买来试纸一验,结果让他陷入绝望,他“切断”了与家人的联系,不敢回家触碰妻儿。

  妻子发现了汪忠飞的异常。再三询问后,得知原委的妻子立即陪他到医院进行抽血检测。经历无比煎熬的等待,万幸最终检测结果为阴性。惊魂甫定的汪忠飞缓了好几天,才彻底平复心情。

  任何一个小伤口,都是一场“惊心动魄”。浙江省十里丰监狱九监区监区长李永剑讲述了一个细节,每到夏日,蚊子飞到九监区民警身上,他们会下意识地赶走而不是拍死蚊子。否则留在皮肤上的那一抹蚊子血,都会成为触动民警紧绷神经的导火索。

  “回想这么多年,我们监区的民警每一个人都是这样在刀锋上行走。”李永剑说,每一个初来乍到的“汪忠飞”,都面对过“上刀山”的恐惧。但他们谨慎细致回应风险,每次清监都仔细穿戴橡胶手套,每次谈话从不忘佩戴口罩……17年来从未发生疏漏。

  “艾”是毒药 “爱”是解药

  “我这条命能不能撑到出狱还难说,活一天算一天吧。”罪犯沈某面对民警,挤出一丝牵强的笑容。

  入监前沈某曾是一名包工头,因吸毒染上了艾滋病。之后又因工地发生事故,彻底把他的事业击垮。此时,怀孕的妻子也检查出艾滋病阳性,还可能连累腹中的孩子。绝望中沈某选择入室盗窃,想为家人偷取一份保障。

  天网恢恢,最终沈某被判处有期徒刑9年。绝望的人生、羸弱的病躯,让他深感刑期比生命还长。民警徐垠飞从沈某入监后就一直关注着他,期间徐垠飞多次尝试联系沈某家人,想通过亲情的纽带挽救这名迷途囚子。

  还有半个月就是沈某孩子生日,徐垠飞通过翻阅档案发现这一讯息。他将情况汇报监区,想为沈某安排一次特殊的亲情电话。

  孩子生日当天中午,在徐垠飞劝说下,沈某终于第一次拨通了家里电话。“女儿经过检查,是健康的。”电话中的妻子告诉沈某,他的眼泪瞬间夺眶而出。

  “那次亲情电话后,沈某像换了一个人,逐渐成为一名充满希望和信心的改造积极分子。刑满释放后,他也重新被家人接纳。”徐垠飞告诉记者。

  17年守住“特殊防线”

  “罪犯是可恨的,但艾滋病人是可怜的。”在浙江省十里丰监狱九监区教导员张良玉看来,艾滋病罪犯往往因为深受社会歧视,身心饱受煎熬,比普通的罪犯更难教育转化。

  为此,监区民警不断在寻找一个支点,撑起艾滋病罪犯们的信念。日常管理,教育修心,为了帮助罪犯摒弃恶习、重塑自我,监狱民警不仅是执法者,也是老师,是心理咨询师,是热心志愿者,是打开罪犯心扉的那道光。

  在九监区,民警们教导罪犯栽种绿植,培养敬畏生命的情感;组建“十一指”乐队,让罪犯唱出心声,纾解心结;开展心理辅导、转化攻坚……而他们的每一点转变,都凝结着监狱民警的“逆行”和坚守。

  民警李永剑就是其中一员。2011年,李永剑从非押犯单位主动申请来到九监区工作。十年间,在他的影响下,多位青年民警先后“逆行”来到九监区,为监区工作带来了新的思维和活力。

  “17年前筹备关押艾滋病罪犯时,周边村民都绕着我们走,生怕沾染到我们。”回忆起九监区创建之初的艰辛,老民警如是说。如今,通往九监区的马路笔直宽阔,17年来监狱民警们守住了这道“特殊防线”。(完)

【编辑:李玉素】
关于我们 | About us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供稿服务 | 法律声明 | 招聘信息 | 网站地图
 | 留言反馈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