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满洲里疫情恐为入境货物携带病毒所致 中国已做好针对奥密克戎的技术储备

满洲里疫情恐为入境货物携带病毒所致 中国已做好针对奥密克戎的技术储备

2021年11月30日 21:27 来源:中国新闻网参与互动参与互动

  (抗击新冠肺炎)满洲里疫情恐为入境货物携带病毒所致  中国已做好针对奥密克戎的技术储备

  中新社北京11月30日电 综合消息:中国国家卫健委30日通报,29日中国内地新增确诊病例39例,其中境外输入18例,本土病例21例(均在内蒙古)。新增无症状感染者22例,均为境外输入。

  截至29日24时,中国内地现有确诊病例790例,累计死亡4636例,累计报告确诊病例98711例。境外输入现有确诊病例407例,累计确诊10169例,无死亡病例。

  内蒙古本次疫情与既往本土疫情无关联 中国内地逾11亿人完成疫苗全程接种

  29日中国内地新增本土确诊病例21例,均为内蒙古报告,无新增无症状感染者。

  国家卫健委疾控局二级巡视员崔钢30日表示,病毒基因组测序结果显示,内蒙古本次疫情与既往本土疫情均无关联,是一起新的境外输入源头引发的疫情。

  国家卫健委当日通报,11月以来,中国内地新增本土确诊病例大部分集中在边境和口岸城市。要坚持“外防输入、内防反弹”的总策略毫不动摇,最大限度减少疫情对经济社会的影响。要加快老年人和3-17岁人群疫苗接种,推进重点人群加强免疫工作。

  官方数据显示,截至29日,中国内地累计报告接种新冠病毒疫苗249981.3万剂次,完成全程接种的人数达到111050.6万人。

  满洲里高风险地区增至3个 此次疫情恐为入境货物携带病毒所致

  内蒙古自治区29日新增本土确诊病例21例,其中呼伦贝尔市19例(在满洲里),通辽市与满洲里关联病例2例。

  据满洲里市最新通报,30日0时-14时,满洲里新增本土确诊病例34例,均为在全市大规模核酸筛查中发现。目前,满洲里已累计排查密接人员2700多人,次密接1400多人。第一轮核酸筛查发现阳性样本60例,第二轮核酸检测中,目前已经检测出阳性15例,其余结果待出。

  满洲里市南区街道和北区街道30日被调整为高风险地区,至此,中国内地现有3个高风险地区,均在满洲里。

  从27日报告3例阳性人员起,满洲里市在近4天共报告本土确诊病例73例。目前这起本土聚集性疫情已波及内蒙古呼伦贝尔市、通辽市,以及黑龙江齐齐哈尔市2省(区)3市。

  满洲里市官方在30日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表示,该市前3名病例均有接触进口货物的可能,初步分析本次满洲里疫情为入境货物携带病毒,通过“人传人、物传人”方式导致疫情传播扩散。

  大连、黑河有序推进复工复产

  大连市29日无新增本土确诊病例和无症状感染者,连续两天零新增。截至29日24时,大连市在本轮疫情中累计报告本土确诊病例308例。

  大连市疫情防控总指挥部30日发布工业企业有序复工复产的工作方案。方案称,目前,大连市疫情防控取得阶段性成效,正在有序推进降级解封,有序恢复生产生活秩序。各区市县和有关部门需在做好疫情防控前提下,有序推进工业企业(非进口冷链企业)复工复产。

  作为上一轮疫情另一个本土病例高发地,黑龙江省黑河市截至29日已连续14天本土确诊零新增。

  黑河市30日发布公告称,在符合疫情防控要求的前提下,全市分区分类有序推动有关行业单位复工复产。12月1日起,该市第一批城区相关行业单位将复工复产。

  中国已做好针对奥密克戎变异株的技术储备

  在南非检出的新冠病毒新型变异株奥密克戎持续引发全球关注,30日召开的中国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新闻发布会也就相关问题进行了回应。

  中国疾控中心病毒病预防控制所所长许文波表示,中国内地目前尚未发现奥密克戎变异株的输入。中国主流的核酸检测试剂敏感性和特异性没有变化,可以应对奥密克戎变异株的输入。

  据许文波介绍,中国针对奥密克戎变异株已经做好了包括灭活疫苗、蛋白疫苗、载体疫苗等多条技术路线的前期技术储备和研究,部分企业相关前期设计已经开始了。

  中国医学科学院病原生物学研究所研究员钱朝晖称,10多个国家和地区已发现奥密克戎变异株。根据南非最近报道的流调数据来看,奥密克戎变异株的传播速率确实非常快,但奥密克戎是否会超越德尔塔成为新的主要流行株,基于目前的数据还难以判断,但值得高度关注。(完)

【编辑:叶攀】
关于我们 | About us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供稿服务 | 法律声明 | 招聘信息 | 网站地图
 | 留言反馈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