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推进韧性城市建设 将打造50个典型街区
中新网北京11月12日电 (记者 陈杭)北京市到2025年,将建成50个韧性社区、韧性街区或韧性项目,立足自然灾害、安全生产、公共卫生等公共安全领域,提升城市抗御重大灾害能力、适应能力和快速恢复能力,形成可推广、可复制的韧性城市建设典型经验。
近日,北京市印发了《关于加快推进韧性城市建设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指导意见》以突发事件为牵引,立足自然灾害、安全生产、公共卫生等公共安全领域,从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全过程谋划提升北京市城市整体韧性,加快推进韧性城市建设。
“韧性城市”是指城市在面临自然和社会压力冲击,特别是遭受重大安全事故、极端天气、地震、洪涝、重大疫情等突发事件时,能够凭借其动态平衡、冗余缓冲和自我修复等特性,保持抗压、存续、适应和可持续发展能力,是城市安全发展的新范式。
北京作为首都和超大型城市,地位特殊、受关注度高,城市系统复杂,面临的各种风险挑战多,遇到灾害容易发生链式反应和放大效应。
北京市应急管理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指导意见》围绕城市“硬件”和“软件”,提出推进韧性城市建设的主要措施。包括统筹拓展城市空间韧性、有效强化城市工程韧性、全面提升城市管理韧性和积极培育城市社会韧性。
按让防避原则 优化城市“硬件”
《指导意见》提出,到2025年,韧性城市评价指标体系和标准体系基本形成,建成50个韧性社区、韧性街区或韧性项目,形成可推广、可复制的韧性城市建设典型经验。到2035年,韧性城市建设取得重大进展,抗御重大灾害能力、适应能力和快速恢复能力显著提升。
《指导意见》提出,遵循“让”“防”“避”的原则,优化城市“硬件”空间布局。“让”是指开展全方位风险评估,城市重要基础设施、人员密集场所在空间布局上应让出灾害高风险空间。
“防”是指完善防灾分区、开敞空间,预留应急和留白用地,统筹布局公共安全设施,形成“防”的格局。
“避”是指建设立体疏散救援通道、强化大型体育场馆等公共建筑平战功能转换、推进综合型应急避难场所建设,做好“避”的准备。
保障灾时供水、能源、通信等功能
《指导意见》提出,采用韧性的方式提高城市建筑、生命线工程系统、灾害防御工程等城市“硬件”防灾安全性能。
城市建筑通过加固改造和火灾隐患整改,提高防火、抗震等安全性能;生命线工程通过分布式、模块化、并联式布局,加强智能化管理,保障灾时供水、能源、交通、通信等功能不丧失或快速恢复;灾害防御工程通过综合施策,强化洪涝、森林火灾、地质灾害等防御工程的可靠性和防灾功能性。
实行城市安全体检制度
《指导意见》要求全面提升城市管理韧性,强化城市“软件”中各级政府应对冲击的体系和能力。
同时,编制韧性城市专项规划、建立韧性城市评价标准和韧性建设标准、编制巨灾情景应急预案,构建城市智能综合感知体系,实行城市安全体检制度、健全重大隐患治理逐级挂牌督办和整改效果评价制度、建立高危行业自然灾害预警信号接收与应急处置责任制度,网络化布局微型消防站、完善应急物资管理和调度平台,加强应急医疗、应急物流体系建设等措施。(完)
社会新闻精选:
- 2024年11月25日 14:21:33
- 2024年11月25日 11:58:37
- 2024年11月25日 11:14:23
- 2024年11月25日 10:27:02
- 2024年11月25日 07:57:44
- 2024年11月24日 20:18:26
- 2024年11月24日 19:38:44
- 2024年11月24日 17:47:03
- 2024年11月24日 17:15:17
- 2024年11月24日 16:06: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