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安徽滁州:立足“桥头堡”出“圈”长三角

安徽滁州:立足“桥头堡”出“圈”长三角

2021年11月09日 18:51 来源:中国新闻网参与互动参与互动
安徽滁州:立足“桥头堡”出“圈”长三角
    滁宁城际铁路二期工程龙蟠大道站施工现场 张娅子 摄

  中新网合肥11月9日电 (张娅子 储玮玮 刘鸿鹤)地处皖苏两省交界处的安徽滁州,自古称之“金陵锁钥、江淮保障”,作为“皖东门户”,与南京互为“邻里”。随着长三角一体化的发展,基础设施互联互通、产业承接合作紧密、生态环境共保联治……两地“隔水相望”已成“你来我往”。近年来,滁州市紧乘长三角一体化“东风”,立足安徽东向发展的“桥头堡”,融入交通“幸福圈”、产业“经济圈”、生态“美丽圈”,出“圈”长三角。

  轨道加速的“幸福圈”

  滁州市作为长三角一体化27个中心区城市之一,是南京“一小时都市圈”主要成员。正值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三周年之际,中新网记者走进安徽省滁州市。

  记者看到,秋日暖阳下,在滁宁城际铁路二期工程龙蟠大道站施工现场,站厅层站台层主体结构已经完成,工程进入出入口施工阶段。“目前一二三期都已经开工建设,预计2022年基本建成,2023年实现运营。”滁州市宁滁新型功能区管委会副主任王宪亮说。

  作为全国首条跨省城际铁路,这是滁州深度融入长三角的“一号工程”。“建成通车后,滁州到南京仅需40分钟,真正实现‘同城化’。”王宪亮表示,北沿江高铁也将经过滁州,届时,滁州到上海也将更加便利。

中新苏滁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鱼尾狮公园 张娅子 摄
中新苏滁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鱼尾狮公园 张娅子 摄

  推进一体化,交通须先行。开工建设合新高铁、高铁运营总里程居全国首位、实现“市市通高铁”……如今,“轨道上的长三角”正在安徽加速建设,打造出一个又一个时间短距离近的“幸福圈”。

  协同合作的“经济圈”

  来到中新苏滁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滁宁城际铁路穿越而过;鱼尾狮公园里,滁州山水、苏州园林、新加坡鱼尾狮等元素在这里融合;电子信息、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装备制造、营养健康四大主导产业初具规模。

  滁州作为国家级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重要一翼”,该区也成为安徽融入长三角、实现承接产业转移的标志性项目。“这里已成为滁州乃至安徽的外资集聚区。”中新苏滁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土地储备中心主任潘万兵介绍,目前园区已引进来自11个国家和地区的外资项目55个,其中国内外上市公司投资企业34个。

  今年以来,滁州市围绕建链、补链、延链、强链,建立了光伏、半导体、汽车、新能源电池、医疗器械、智能家电、新型化工、食品等八大产业链。总投资130亿元的健康食品、总投资120亿元的新能源多能互补基地、总投资102亿元的光电显示材料项目……上半年,多个百亿级重大项目“牵手”滁州,长三角一体化的发展正从基础设施的互通走向产业发展的协同。

  携手共保的“美丽圈”

  秋意深浓,位于皖苏两省交界处的池杉湖国家湿地公园内,杉叶火红,大量候鸟已经陆续迁来。“已有数万只迁徙候鸟在此‘落地安家’,生态好了,鸟儿也就多了。”滁州市宁滁新型功能区管委会副主任吕功洋说。

  池杉湖湿地水系经滁河通长江,是长江的重要生态屏障。一条滁河跨两省,两地百姓共饮一江水。为共同呵护好母亲河,滁宁两地通过跨界水体共保联治、固体危废联防联治、联手开展“长江十年禁渔”等措施,一幅幅生态美景画卷正在长三角洲徐徐展开。

  “不仅在共保共治上一体化,我们也将南京先进的科技与滁州的优质自然资源相结合,让长三角一体化的生态优势得以更好发挥。合力打造水清岸绿产业优的美丽长江经济带。”吕功洋介绍。(完)

【编辑:陈海峰】
关于我们 | About us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供稿服务 | 法律声明 | 招聘信息 | 网站地图
 | 留言反馈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