诺奖得主崔琦63年后回河南老家 谈儿时往事(图)
崔琦教授与夫人在旧居前栽下椿树
到乡亲家串门
阅读提示阔别63年后,4月22日上午,75岁的诺贝尔奖获得者崔琦教授携夫人琳达女士,二女儿朱迪思·崔,女婿彼得·达尔,外孙女斯黛拉、阿格尼丝终于回到宝丰老家,踏上了魂牵梦萦的故土宝丰县肖旗乡范庄村。
见到儿时的伙伴,品尝还是那个味道的锅盔馍,坐一坐当年坐过的圈椅,掂一掂当年用过的粮食升,看一看以自己名字命名的希望小学,寄语高中生……这一切都让这位乡音未改的75岁老人感觉是那样的亲切。
回家
吃锅盔馍种香椿树
4月22日早上,听说崔琦要回家看看乡亲们,范庄村村民吃过早饭,早早来到崔琦希望小学等待。
上午9时45分,崔琦和妻子、女儿、女婿、两个外孙女出现在省亲第一站——崔琦希望小学。崔琦希望小学位于范庄村内,是崔琦2007年6月捐资35万元建起的。在二年级和一年级教室,正在上课的学生们齐声向崔琦问好:“崔爷爷好,崔爷爷辛苦了!”崔琦笑着回应:“小朋友们好,谢谢你们!”崔琦的外孙女Stella在黑板上写下英文单词“hello”向大家问好,并画了笑脸和心形图案。
随后,崔琦和家人来到崔琦旧居和崔琦事迹展厅,在展厅,崔琦与村民崔振远谈起儿时的一些往事。
在崔琦旧居,茅屋中堂正中挂着崔琦父母的黑白照片,屋里摆放着崔琦小时候家里使用过的织布机、纺车、石磨、水缸、衣箱等,崔琦掂了掂当年盛粮食的升,又坐了坐当年的圈椅。茅屋的东间是崔琦当年出生的地方,他高兴地与妻子、女儿、女婿、外孙女一起在当年他用过的桌子旁合影留念。在旧居院内,崔琦亲手栽下了一棵椿树。
从旧居出来后,崔琦和家人到了堂弟崔高祥家。进院后,崔琦和儿时的伙伴握手合影留念。有人指着一位老人说:“这是你老弟,崔高祥,还记得不?”崔高祥紧紧握住崔琦的手喜极而泣,激动地说:“哥,你可回来了……”
“俺俩老在一起看连环画,他字写得漂亮。俺俩在一块儿背着箩头薅草、拾柴火、溜红薯,他一笑就露出两个小虎牙。”崔琦儿时伙伴崔创说,崔琦离开家乡5年后曾给家里写过一封信,由于崔琦父母不识字,他帮忙回了信。后来,崔琦还给他写过一封信,并托他照顾家人。
崔高祥知道崔琦小时候爱吃锅盔馍,特意让儿媳烙了锅盔馍,崔琦拿走了3个。与大家握手告别时,崔琦连连说“保重”。与家乡亲人见面时,崔琦精神矍铄、和蔼可亲、乡音未改。无论是谁要求合影,他都不拒绝,且面带微笑。
说“教”
教育是一项长期工程 培养人才不是一天两天
23日上午,崔琦教授走进宝丰一高,当他经过高二年级教学楼时,正值学生课间活动时间,走廊里的2000多名学生们以热烈的掌声欢迎崔琦教授,崔琦教授抬头望着同学们挥手打招呼“同学们好”。
招呼着同学们,崔琦教授眼眶有些潮湿,在一旁的崔琦教授夫人琳达感慨地说,崔琦教授非常关心家乡的教育事业。看到孩子们,他经常会想到自己的求学路。
在宝丰一高会议室,宝丰县教育部门负责人向崔琦教授介绍宝丰县教育事业的发展情况与现状,宝丰一高负责人介绍了该校基本情况与办学理念。崔琦教授认真听着,当听到宝丰一高2006年创建成为河南省示范性高中,崔琦教授不住地点头。
崔琦教授说:我已离开家乡多年,但对家乡的教育事业还是很关心。教育是一项长期工程,培养人才不是一天两天,所以教育工作者要把眼光放远,培养学生兴趣爱好,引导孩子们探索科学奥妙,做真正影响孩子一生的启迪者,并希望宝丰一高能为国家培养出更多的栋梁之材。随后,崔琦教授还专门询问了学生吃饭、住宿等生活问题,并对参加座谈的教师们进行学校交流、物理教学等具体问题的解答。
简短的座谈会后,应宝丰一高的邀请,崔琦教授挥笔题下了:“宝丰县第一高级中学”。
论“文”
感受到家乡璀璨的文化
宝丰是“中国曲艺之乡”、“魔术之乡”和“民间文化艺术之乡”,4月22日下午和23日上午,崔琦教授携家人分别参观了大营镇清凉寺村汝官窑遗址、宋宫汝瓷和香山寺,近距离感受家乡的璀璨文化。
家乡的土,家乡的人,家乡的文化,当一切都真实地呈现眼前时,崔琦教授激动地说:“以前我与朋友的交往中,他们多次提到汝瓷,也多次说起宝丰,我一直骄傲地说,这是我家乡的文化,今天终于亲眼看到了。”
崔琦教授对汝瓷的烧制过程十分感兴趣,参观完汝官窑遗址,崔琦教授又来到宋宫汝瓷参观了汝瓷烧制的每个流程。在宋宫汝瓷的雕刻间,雕刻工赵双燕正在雕刻一件古件,崔琦教授走过去仔细端详不住称赞。离开时,崔琦教授小声向赵双燕说一句:“打扰你了”。
昨日上午,崔琦教授与夫人琳达来到香山寺,了解了香山寺的历史。
崔琦教授感慨地说,小时候对香山寺没有什么印象,只是听说过。这次实地参观,真实地感受了它的魅力所在,同时也感受到了家乡文化的魅力。
链接
1939年,崔琦出生于宝丰县肖旗乡范庄村一个农民家庭。1951年春天,在母亲的要求下,崔琦离开家乡到香港培正中学读书。1998年10月13日,崔琦因发现并解释了电子量子流体这一特殊现象而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崔琦现为美国普林斯顿大学教授,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国家工程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大河报 记者李红汛通讯员杨国栋何五昌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