墓葬多:8000平方米的工地上,发现清理两汉、三国晋南朝、隋唐、宋及明清时期古墓葬120座。
文物精:南越国的白玉璧、南朝的青釉鸡首壶等文物精美罕见、保存完好,是广州近年考古发现中的文物精品。
风水好:墓葬中有墓中墓,专家分析,很可能是因为古人推算出这里的风水实在太好,不惜在古墓中再修新墓。
在一块工地上出土发现120座古墓,这在广州市中心实属罕见,更印证而今繁华的东风东路自古以来就是一块风水宝地。昨日,广州市文物考古研究所通报了在东风东路肿瘤医院工地的重大考古发现,经过半年多的抢救性考古勘探发掘,在8000平方米的工地上,发现清理两汉、三国晋南朝、隋唐、宋及明清时期古墓葬120座,出土陶、瓷、铜、铁、滑石、玉等各类质地文物900件套。
其中,南越国的白玉璧、南朝的青釉鸡首壶等文物是广州近年考古发现中的文物精品。
风水太好古人墓中修墓
今年3月开始,广州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在东风东路与先烈南路之间的肿瘤医院工地进行抢救性考古勘探发掘,至今在占地8000平方米的工地中发现清理两汉、三国晋南朝、隋唐、宋及明清时期古墓葬120座,墓葬分布密集程度非常高。晚期墓打破早期墓葬的现象很多。
甚至有晚期的墓葬就修建在早期墓葬里面。考古专家易西兵介绍,有一座隋唐时期的砖室墓,整个墓室就直接砌筑于一座大型的东汉砖室墓里面。据专家分析,古人迷信风水,很可能是因为古人推算出这里的风水太好,不惜在古墓中再修新墓。
“大坟头岗”自古墓葬多
据考古人员介绍,本次发掘的工地上发现的一方清代墓志上,写有“此山土名大坟头岗”,反映这个地方自古以来的墓葬就非常密集。工地距离宋明清时期广州城东门直线距离不到2公里,原为低矮山冈地貌,是先民们理想的埋葬场地,“用现在的话,可以说是风水宝地”。
据了解,近日完成考古清理后,现场工地将进行回填,继续项目施工。考古人员表示,此次历时半年多的考古发掘极大地丰富了广州地区各个历史时期的考古资料,对于复原广州历史、探讨广州地区历史时期社会面貌和民俗风情具有重要意义。\
文物逐个睇
越国白玉璧:
历经2000多年光泽摄人
此次考古发现中,共出土了900件套的文物,最珍贵的宝贝是一面南越国早期的白玉璧。昨日下午,记者在考古现场看到这面直径8.6厘米的玉璧。在阳光的照射下,历经2000余年的玉璧浑身象牙白,光泽摄人。易西兵介绍,这块玉璧的年代比解放北路西汉南越王墓内发现的玉璧的年代还要久远一些,甚至可能是战国末期的。
玉璧两面都刻有谷纹,细看就像一排排稻穗整齐排列着,非常精美。“这种谷纹是战国晚期到西汉早期玉器上常见的一种纹饰”。历经2000多年,这面玉璧保存得非常好,连一点小破损都没有,易西兵分析,玉本身的质地比较优良,坚硬度高,只有轻微“沁色”现象,是近年广州考古发现中的文物精品,十分难得。
除了南越国白玉璧,另一件宝贝就是南朝的青黄釉“鸡首壶”。顾名思义,“鸡首壶”是壶身上以鸡首形作为装饰的器皿,多用作盛酒。
据介绍,鸡首壶以往在广州考古发掘中鲜有发现,此次出土的南朝鸡首壶保存完整,样式精致,非常难得。
仔细观察,这个鸡首壶颈部较长、腹部浑圆。壶的一侧为凸起的鸡首形壶嘴,鸡冠高挺,双目圆睁,仿佛正在引颈眺望,显得神采奕奕,小巧的鸡嘴就是壶嘴,另一侧为曲形把手,连接口部与肩部,鸡首与把手一高一低,遥相呼应,使整个壶的外形曲线流畅生动。
据介绍,鸡首壶最早出现于西晋时期,盛行于南北朝,至唐初逐渐消亡,非常具有时代特征。鸡首壶流行的南北朝正是社会大动荡的时期,也是瓷器大发展的时期。由于连年战乱,大批中原居民和士族地主纷纷南下,也把技术带到南方,南方制瓷工艺逐步提高。因“鸡”与“吉”谐音,鸡在古代为珍禽之物,有吉祥、诚信之义,反映了人们对吉祥安宁生活的祈望。(记者廖靖文)
参与互动(0) | 【编辑:刘羡】 |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