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南宁8月20日电 题:广西农村“留守儿童”暑假进城与父母团聚
作者:马雁 廖艳明
“我暑假不想留在堂哥家,那里没有爸爸。”刚满14岁的小宇每当被问起为何暑假不留在老家的堂哥家,而要赶来南宁和打工的爸爸挤一张床,每天帮爸爸煮饭洗衣时,他总回答说“那里没有爸爸”。暑假一开始,小宇等不及学校公布全年级成绩排名,就独自一人坐车几十公里来到南宁和爸爸共度暑期。
在中国,大量农村青壮年每年奔赴发达地区打工赚钱,由此造就了众多的“留守老人”和“留守儿童”。于是,每逢假期尤其是长假,思亲心切的家长都迫不及待地将年幼儿女接到城市生活,亦不乏像小宇这样的“留守儿童”独自来到城市与务工父母共同生活,即便居住空间及环境远不如农村。
小宇的爸爸老卢在南宁市郊为一户花农打工,一个人负责方圆十亩地的各种花草的栽培,老卢住的房子就是临时搭建在这十亩地之中的水泥房。去年,老卢的妻子在南宁一家木材厂打工,因工伤抢救无效去世。如今老卢一个人居住在这间简陋的水泥房里,平日,寂寞的老卢在这里一个人劳作一个人做饭一个人睡觉。然而,这个暑假却让他格外舒心——儿子一放暑假就从上林县来到南宁来陪自己。他乐呵呵地告诉记者:“每天我做工回来,小宇就已经做好饭菜等着我了。”
就读上林县初二的小宇说,虽然住宿简陋,但能和爸爸在一起很开心。他告诉记者:“我们班有好几个好朋友的父母也都在外面打工,有的去了广东也有些到南宁,他们暑假都进城来找爸爸妈妈了。”
比小宇更小的河池市都安县小学二年级的阿涛,也在假期来到在南宁务工的爸爸妈妈“家”。8月12日阿涛过了他的八岁生日,这是他和父母一起过的为数不多的生日。阿涛三个月大时,父母就外出广东打工了,8年来阿涛都跟着堂爷爷生活,平均每年和父母见面不到三次。
阿涛的母亲小李说:“我们一家三口一起挤在一间屋子里住,每天看上几眼儿子,心里就十分安心踏实。他还很会哄人的,每次我们做工回来,他都会说几句好听话逗你开心,有时看见儿子对自己笑一下,就感觉什么劳累苦恼都忘记了,感觉为他做什么都值了”。
小李一直担心的是,因为孩子从小不在自己身边,孩子会和自己产生距离。
在南宁北湖路一带的民房,记者了解到像阿涛一样从乡下来和父母团聚的孩子为数不少,也有孩子进城和父母相处一段时间后难舍难分,直接在城里读书顺便帮父母做家务——尽管读书费用远高于农村。而更多的孩子是暑假结束后,他们继续回到农村做回自己的“留守儿童”,所以,这些孩子格外珍惜和父母相处的这两个月。
广西大学社会学教授李小文认为,孩子进城过假期是一种比较好的社会现象。他认为,暑期长假,孩子无学校管理,一些农村留守孩子的安全、健康和快乐很难得到保障。而且,留守儿童从乡下进城可以开拓自己的眼界、增长见识。此外,留守儿童进城和打工父母共同生活,能亲身体验感受父母的艰辛劳苦,利于培养亲情。
参与互动(0) | 【编辑:段红彪】 |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