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重庆8月3日电 (孟幻 阎繁荣)他们是“掌上明珠”沦落者,是中国一个特殊的弱势群体——留守儿童。记者今日获悉,在重庆市南川区鸣玉镇参与实践的中国大学生骨干培养学校第三期学员完成了相关调研报告,鼓励大学生都来关注、帮扶农村留守儿童。
据了解,重庆南川区鸣玉镇早在2005年就推出了关爱留守儿童的“代理家长”制度,即按照“自愿、平等”的原则,发动当地单位干部职工、村社干部、有扶助能力的社会人士,与无人管护的留守儿童“一对一”结成代理家庭,成为留守儿童的“代理爸爸”或“代理妈妈”。
据介绍,来自全国各大高校的大学生骨干以鸣玉镇的“代理家长”模式为例,寻找当代大学生融入“南川模式”的切入点。经过认真的调研,成员结合留守儿童的心理和年龄特点,提出了寻找昔日“留守儿童”大学生参与、大学生青年志愿者与留守儿童结对、开展“一小时经济圈”内农村留守儿童支教活动、大学生村官与留守儿童结对等关爱留守儿童的建议。
在中国大学生骨干调研期间,厦门大学研究生会博士生会主席陈友淦认识了一位名叫程席明的留守儿童。他说,在程席明身上,他好像看到了自己当年的影子。“现在,我觉得我们这些昔日的‘留守儿童’大学生可以融入到‘代理家长’制度中来,一起关注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完)
参与互动(0) | 【编辑:巫峰】 |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