砸大钱觅适合孩子性格发展的教育环境
在中国家庭片《明星梦》中担纲主演的牛孜若、牛孜晨是一对孪生姐妹,今年暑假过后她们即将在圣地亚哥的一所教会中学做小留学生了。这对12岁的小姐妹,一谈起来美留学即兴奋不已,表现出强烈的留学意愿。
她们毕竟太小,想象不到成长过程中与中华文化脱节的问题。这对小姐妹不容置疑地说,虽然到美国留学,可以后一定还会像现在一样说流利的中文。
文化脱节,并非单纯的语言问题,不过对于她们,文化上的事似乎太抽象,她们也不愿多想。
牛家家长为这对姐妹花选择的这所私立学校,是全美第七大城市圣地亚哥的一所教会中学,全校学生400人,该校的小中国留学生已有11名。每年每人留学费用需4万余美元,对于牛家姐妹,这个数字要乘以二。
做导演的妈妈张彬彬说,孩子们出来主要是见见世面。“美国的教育比中国的应试教育好。”她认为,“为孩子选择的教育环境,应适合孩子的性格发展,哪位家长不希望自己的孩子在幸福中长大?”
牛家小姐妹现在12岁,读到大学毕业需10年时间,需近百万美元的教育经费。这钱花得值吗?张彬彬说,“在孩子教育上花钱,宁可花错钱,没有花得不值的钱。”
孜晨、孜若两姐妹虽拍过电影,做了小明星,可她们并不希望成为演员。
孜若喜欢学金融,而孜晨喜欢摄影,她希望成为拍摄电影或电视新闻的人。
为学地道英语 远离华人区
2002年7月,来自广西南宁的三男三女六名小留学生抵达了洛杉矶,当年他们年龄最小的仅有16岁,最大的18岁。
在华裔人口超过33%的阿罕布拉生活不到两个月,六个人感觉很适应,阿市是洛杉矶县华人绝对人口最多城市。
六人的班里也大多是华人同学,大街上买东西基本可避免英文,中式蔬菜水果超市中有得是,若想奢侈一下,中餐馆的菜色是世界一流的。
可此时“后方”,南宁的六对小留学生家长下达了命令:放弃在华人社区语言学校补习英语,向美国中部的农业州勘萨斯进发。约六年后从南加大获得硕士学位的尹平(化名)说,当时家长们的决定是对的。尹平目前在洛杉矶找到了一份稳定的工作。
六名小留学生来美后,六对家长就常聚在一起,交流信息,相互慰藉,后来干脆组成了一个小小的“家长协会”。家长佟玲回忆说,当时大家谁想起点什么事就互通电话,或是聚在一起讨论孩子们的事情。
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家长们发现,洛杉矶的华人聚居区生活方便,可距离光怪陆离的大都市生活太近,诱惑太多,因此决定让孩子们到美国中部勘萨斯的小镇海斯去。佟玲说,当时那里的学费是全美最便宜的,又远离大都市,是理想的学习环境。
当年8月23日,六名小留学生奉“家长协会”之命乘坐大飞机到了丹佛,再改乘小飞机抵达了目的地勘萨斯州的海斯市。
海斯市实际上是座大学城,人口1.2万人,其中七八千是大学生,当地人口以德裔白人为主,老人居多。六名中国留学生进驻海斯之后,居然成为当地最大的少数族裔群体。
六名小留学生刚到海斯时,根本没有中餐可吃,要想吃一碗越南米粉即要开车3小时,到WICHITA这个勘萨斯州最大城市去;若真想吃中餐或日餐就必须开车5小时到丹佛了。
心理之苦常伴新一代留学生
随中国国民收入增加,中国家庭教育消费能力也逐步提高,成为来美留学生人数大幅增加、层次更加丰富的基础。今天的中国留学生似很少有人在经济上出状况,可他们心理承受能力,往往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洛杉矶总领馆教育参赞陈准民,分工主管领区内留学人员,他曾举过几个发生在领区内的事例,说明新一代的留学生在心理素质上远不如他这位30年前留美的老留学生“皮实”:
有一名留学生,因与家长意见不合即采取“冷战”手段,不与国内家长联系。家长担心出事便求助领馆协助找人,最终大家在超市中找到这名留学生时,这位年轻人并不以为然。
还有的留学生,仅因自己完成学业的时间晚于同来美国的同学即起了轻生念头,结果闹出蠢事来。
陈准民说,不愿求助心理医师是中国人的陋习,这让那些心理素质低的留学人员心理上遭受了更多痛苦。(邱晨)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