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迁的《史书》、班固的《汉书》中,均有“蜀,身毒国道”、“有乘象国,名曰滇越,蜀贾奸(间)其物者或至焉”一类的记录,描写两汉时内地商贾,通过现云南腾冲县出国经商。
如今的腾冲县有华侨和归侨约16万人,占全县人口四分之一。腾冲侨商中,能诗能文者颇多,所以被称为文曲侨乡。在这个中外闻名的文曲侨乡,还有一条侨资参与建设的“母亲渠”,在历年干旱时节滋润着腾冲古城,但在百年不遇的干旱中,年老体迈的“母亲渠”也逐渐干涸。
腾冲 绵延600年文化古韵
云南华侨出国经商虽然早,但其商号自古至今始终多以一家一户为主体;又因腾冲正当中缅客商必经之地,故其家就成了购买、转运、销售进出口物资及兑换外币的一个栈口;再加之云南华侨家乡观念、祖国观念浓厚,来去缅甸方便,因此成为名副其实的“行商”,经常回国回家乡,家庭自然成了商号的一个重要环节。
直到近现代,“永茂和”号主就是以李永茂、李任卿、李镜天祖孙相承为主体的李家;“宝济和”就是以张宝延、张明达父子为主体的张家;“福盛隆”就是以寸海亭、寸尊寿弟兄为主体的寸家。总之,以家庭、家族或亲友为主而设商号经营进出口贸易,是云南侨商的一个突出特点。“三成号”创设极早,受宗法观念影响尤重,更是如此。
把“三成号”古迹保存和现代经营理念结合起来,既保存了文化又带来了经济效益。村民李继辉在2006年将自己百年老宅“和顺三成号”装修改造成民居旅馆。
在和顺,李继辉的做法不是唯一的。
“和顺人家”酒楼是在富滇银行香港分行创始人张木欣的老宅子原地翻修建设的,“总兵府”客栈是在清末腾越总兵张松林的老宅子异地搬迁后建设的。
和顺小巷可以说浓缩了一段历史,把滇缅抗战博物馆、马帮博物馆、商旅馆、走夷方馆等串联在一起。来到这里,就像触摸到了历史的脉搏,品味到绵延600多年的文明古韵。
在绵延了600年的“侨史”中,侨商出资为腾冲建学校、水利等工程。在民国时期,华侨就与当地官员集资,为腾冲修建了一条引水沟渠,造福当地居民几十年。
隧洞 因错位修了43年
腾冲由于地理因素,侨商经贸极为发达,但是年年干旱,当地居民和侨属饮水、灌溉十分困难,甚至还发生过居民因为争水导致各种纷争。1932年,时任云南第一殖边督办的李曰垓为解决当地水源问题,欲引水入腾冲,他四处筹集公私股款,创建北洞隧洞。经7年的多方筹措,与当地华侨、侨属以及商贾集资10余万元创建北同隧道。但到1939年冬,所筹资金告罄,隧道工程无奈停工。
就在李曰垓准备向海外华侨筹资时,殖边督办署裁撤,李曰垓离职,工程被迫停工。此事竟成李曰垓平生一大憾事,最终抱恨郁郁而终。
由于当时的技术条件所限,南北对打时竟打偏了方向,终至无法对接。所幸的是,渠首北洞引水源3.46公里开挖支砌竣工。洞后7公里开挖了沟面,支砌了渠埂,渠首建成拦河滚水坝一座,左右安装了丝杆启闭闸门,左闸进水,右闸泄洪,闸上各建一个八角尖顶空心石塔。李曰垓于双塔上各题“如是”两字,至今双塔完好无损,仍在使用。这7年间完成隧洞南北总进尺554米(北洞313米,南洞241米),占全长的二分之一。
1970年10月6日,村民受“红旗渠”的精神鼓舞,开始续修北洞沟。一年后,经工程师张天德测量原洞方位后,证实角度误差很大。于是抛弃53米旧洞,重新向北洞挖掘。在准确的基线上,南北相对开凿。1974年9月29日,北洞沟豁然贯通,工程顺利完成。
资料记载,原有隧洞,北洞长313米,完好无损。南洞241米,洞口塌方封闭,沿洞大小塌方26段,平均9米一段。
“每次进入洞里,都是汗水如雨,加上洞中尘土飞扬,出来时活生生地成了一具“兵马俑”。曾参与工程的陈锦鹏对记者开玩笑地说道。由于每次清除的渣土,次日又还原,指挥部紧急召开会议,汇集群众智慧,共同研讨出‘进一步镶一步,进一尺拱一尺’步步为营,历经45昼夜,挺过难关。
1975年5月,北洞沟通水,许多老百姓喜极而泣。那时灌溉田地就达3000多亩,那种激动人心的时刻历历在目,让当地人至今都难以忘怀。
老渠年久失修已断流
由于有了北洞沟,受灌溉之益的村落,纷纷把旱地荒地改成水田。按照当地居民的话说,有了这条华侨沟,田地年年旱涝保收。村民们本指望着在今年大旱时也能靠这条渠渡过难关,可如今这条渠却由于年久失修已经断流。
现在的沟渠已不显原来的模样,杂草长满了沟渠,旱情影响了水源,沟渠变小了不说,实际上已处于断流的状态。山下干涸的田地像一张张张开的嘴,等待着可以滋润的水。当地居民却无计可施,只能无奈地看着眼前的土地。
一位年长的居民告诉记者:“我从小就在这条沟边长大,经常在里面摸鱼,在泥潭里打滚。每年都会从这引水浇灌农作物,气候再旱时也不见断过水,生产也没受过多大影响。这几年怎么就会断流了呢?为什么不出钱修呢?”
如今,找水几乎成了云南从上到下的第一要务。
近日,为了解决人畜饮用和生活用水以及保苗用水,有人提议,成立一个“找水队”,在附近的山洞里寻找新的水源。这个提议得到了多户村民的响应。
重修冀海外侨商再出力
曾参加过当年修渠的乡水管站老职工杨应苍无奈地告诉记者:“我是最清楚这条渠的历史了,它确实发挥过大作用大效益。上世纪70年代集体时管护还比较到位,80年代包产到户后,起初每户凑一点维护费也还维持了近20年,但到后来,钱也难凑了,集体资金又困难,毕竟只是土沟土渠,年久失修,渗漏严重,慢慢地也就难引水了。我们测算过,要重修至少要600万元。我们也做项目上报过,争取过,可是县里乡里是拿不出这么一大笔钱的。”
腾冲县水利局负责人一再表示:“修,我们一下子拿不出这么多的钱;不修,我们也觉得对不起前人,更对不起群众。”
曾经参与过1970年修渠工程的杨师傅喃喃道:“能不能帮我们想想办法,或是联系云南在海外的侨商,请他们为家乡的‘华侨渠’投入一部分资金,让北洞沟再次充满生机与活力。”(时双庆 吕松 祖金)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