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素有侨乡之美誉,唐朝末年就有海南居民下南洋工作谋生,到了明清时期更是有大量的人口到世界各国去学习工作,据估计至今全世界约有4800万华侨,海南华侨就占了6%,也就是说约有368万人口,其中归侨、侨眷约有100多万人,其主要分布在文昌、琼海、万宁、海口等地。从上个世纪五十年代初开始,大批华侨归国,因而在不少海南华侨农场的中国年里,依然能感受到浓郁的南洋风味。
兴隆是海南侨乡之一,部分归国华侨就居住于海南万宁市境内太阳河畔的兴隆华侨农场里,近日记者对农场里归侨的年俗进行了采访。
年俗——
淡化了的祭祀活动
“经过几代人的简化,我们大多数人渐渐的都不举行祭祀活动了。这种意识已经淡化了。”印尼归侨赵汝赞告诉记者。
赵汝赞说,中国传统在春节除夕之夜都会祭拜祖先,远在他乡的华侨们多数人过年时也会祭拜祖先,不过因家里没有牌位,一般都拿相片或其他的物件来代替,简单是简单了点,心意尽到就行。由于多数归侨从小接受的是西方教育,所以现在大多数归侨已经不再祭拜祖先了。
扫屋工程长达两周
迎接新春家家户户都应是整洁干净,用崭新的面貌面对新的一年,拥有新的开始。归侨一直保有爱整洁的习惯,每年腊八就开始打扫卫生给屋子换新貌。这个大扫除可不是一天两天的工程,而是从腊八到腊月二十三才完毕,可想而知这得是多少工作。这大扫除里边包括了屋子里里外外大件小件的彻底洁净,还有要给防盗网之类的铁具刷新漆等工序。
不贴春联喜挂中洋饰品
中国自古每年过年家家户户都贴春联,有些家庭还会自己写春联,贴春联也得选黄道吉日。在采访中,许多归侨们在春节期间并不贴春联。因为他们原来所在的国家没有贴春联的习俗,回国后他们也就保留了在国外的习俗。
“我们过年有一个很特别的习俗,就是家里不贴春联,而是挂各种各样的饰物。”兴隆归侨小符说。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不少归侨还偏爱挂“中国结”、“隐身小鬼”(印尼小玩意)和“印第安人脸谱”,并配上红灯笼挂在一起。
美食——
年夜饭咖喱飘香怀念第二故乡
归国之后,众多归侨过年的习俗已经入乡随俗,比如杀鸡、串门拜年等等,唯独食物里依然保留许多南洋风味。据说,东南亚美食是归侨怀念第二故乡的一种方式。现居住在兴隆的印尼华侨们,过年时都会制作印尼当地的美食,以此来怀念过去在印尼庆祝春节的时光。
兴隆华侨农场印尼侨友会副会长杜添江感叹道:“在做这些东西的时候,就会想起在印尼时的日子,吃着这些美食就会想念印尼的味道。我们过年的时候都会怀念我们的第二故乡。”
除夕年夜饭依然是归侨们的重头戏,春节的饭桌上南洋风味美食一应俱全。杜添江先生还告诉记者:“归侨年夜饭以南洋风味为主,口味较重,菜肴中常加入椰浆、咖喱、胡椒以及丁香等各种香料调味。
餐桌上备有咖喱鸡、巴东牛肉、烤沙爹、印尼炒饭和印尼凉拌菜‘加多加多’等菜肴。”
逢年过节南洋糕点不能少
在印尼,即使是再穷的人家,过年也要做些点心。
在采访中记者了解到,在春节前夕归侨们各家各户都会制作糕点。主要的糕点有:千层糕、椰香饼、千孔糕、椰汁咖啡糕、木薯球、还有椰汁糯米条等香甜糕点。据介绍,“椰香饼”制作是用炭火烧得很旺,灌汁、烤制、折叠……手艺娴熟的可同时操作几套铁具呢。
据说最初是作成蛋卷形状,被称作“火筒饼”,现在用铁饼烤熟后迅速折成扇形,取其原料香味叫作“椰香饼”。
“千层糕”又称为七层糕、“九层糕”,是将椰肉、糯米等打碎,再分层加入椰汁、香兰草、红糖等染色,白、绿、红,一层层交错叠起来的风味小吃。
风味醇香的“千孔糕”也就是大家常说的“黄金糕”,将发酵好的粉浆放进方盘中,用底火烤至八成熟后,再用面火烤成金黄色,细密的微孔自然形成,取出散热后,切成了条状小块摆盘,每一块都有细密整齐的小孔,泛着金光,诱惑着你去品尝。(林莹)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