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漳州一月二十八日电 题:侨乡漳州由农业大市向工业强市“转身”
作者 林国瑞 刘永明
继古雷石化完成投资四十亿元人民币之后,腾龙芳烃、翔鹭石化的两个启动项目及重件码头、填海造地等配套工程也得到积极推进;总投资一亿八千万美元的台湾玻璃第一条生产线、总投资三十五亿元人民币的艺科环境科技项目顺利开工建设;总投资三十七亿一千八百万元的旗滨玻璃第二条生产线点火试产……一批批新兴产业项目建设正在著名侨乡福建漳州大地上轮番上演。
记者近日深入漳州采访,一路所见所闻,强烈感受到当地如火如荼地发展态势。
一份来自当地官方的报告显示,二00九年,漳州规模工业“四加四”产业产值一千零三点一六亿元人民币,增长百分之十八点二。其中,食品、机械、电子、电力四大主导产业产值八百三十三点七亿元,增长百分之十五点九;钢铁、汽车、船舶、石化四大战略产业完成产值二百八十八点三七亿元,增长百分之三十一点七。漳州市产业经济正在发生新的跨越和蜕变,实现由农业大市向工业强市的“华丽转身”。
漳州是传统农业大市,素有“鱼米花果之乡”的美誉。上世纪八十年代,地处中国大陆改革开放前沿地带的漳州市,与厦门、泉州并称闽南金三角,经济发展十分活跃。随着改革开放的纵深推进,中国大陆各地的区域经济版块相继崛起,而漳州与其他地区相比,却出现发展迟缓现象。面对这种不进则退的情况,漳州市依托当地资源和条件优势,适时调整经济发展思路,实施“依港立市、工业强市、开放活市、科教兴市”发展战略,加快发展港口经济、民营经济、工业经济、对台经贸,推进产业升级和产业结构调整。
二00一年,漳州制定出台了《关于加快工业化进程的若干意见》,揭开了新时期发展工业的新篇章。二00三年七月,针对民营经济发展滞后的状况,漳州市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快民营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从政治待遇、政策扶持、经济优惠、改善环境等方面鼓励民营经济发展,并设立三个行业促进办,重点扶持民营经济所占比重较大的食品加工、钟表、家具等三个行业。
据了解,目前漳州市规模以上食品工业企业有三百五十多家,约占福建省的百分之二十七。其中产值上亿元的食品工业企业三十多家。二00九年,中国轻工联合会、中国罐头工业协会联合授予漳州“中国罐头之都”称号。
全市共有石英钟制造及配套企业一百多家,九成钟表产品出口至一百二十多个国家和地区。漳州因此享有“钟城”的美誉。
全市家具企业已达近千家,年产值五十亿元人民币。其中,木制家具有百分之九十五出口、钢管家具百分之八十二出口,主要销往美国、欧盟、日本、东南亚等地,成为美国家具供应基地之一。
面对工业加速发展态势,二00九年,漳州市根据区位特点和产业状况,提出打造石油化工、特殊钢铁、优质食品、电力能源、装备制造、电子光伏、汽车汽配、船舶修造、特殊玻璃、生物制药“十大强势产业集群”,形成一批叫得响的“漳州制造”品牌。
作为台胞主要祖籍地和台商投资密集区,漳州市积极推行“后招商”和“重在提请、主动服务”的工作理念,致力营造“亲商、安商、扶商”的暖环境,借力台商,做足“海峡”文章,加快工业化进程。
据了解,截至二00九年,漳州市累计引进台资项目二千五百三十七个(含第三地),注册合同九十二亿二千一百万美元,实际到资五十五亿七千五百万美元,实际利用台资额在大陆地级市中仅次于东莞和苏州,位居大陆第三。台塑、灿坤、统一、泰山、天福、长春化工、台湾玻璃等台湾百强企业,都已纷纷在漳州落户。
台资企业的进驻与发展,推动漳州市工业的崛起。二00二年七月把主要生产基地移到漳州的台湾灿坤集团,不仅为当地创造了近两万个就业岗位,而且让漳州一跃成为“全亚洲最大的小家电生产基地”。
漳州,这个传统农业大市正快速向工业化城市迈进。(完)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