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诞树一家比一家高,色彩一家比一家艳,购物优惠一家比一家大,狂欢活动一家比一家多……明天就是平安夜了,沈阳各大商场早已布置出浓浓的圣诞气息,全面升级的商战也到了一决高低的时刻。
沈阳中街某大商场,企划公关部的工作人员正楼上楼下地忙活:“老总急了,下了死令,不看广告看进账。销售额既要与去年进行纵向比较,又要和对手进行横向比较,今年来实的。 ”太原街一家商场的负责人告诉记者:“在沈阳,圣诞节几乎就是消费的同义词,它带来的经济利益是非常大的,今年我们定的销售指标是高出平日的35%左右。 ”另一家商场的老总也摆出“架势”:尽管打折连环战已经让我们很累很乏,但圣诞节的促销我们还是要必争的。
在沈阳的年轻人中,到商场过圣诞的比例数绝对可观。28岁的晴晴刚刚领了结婚证,她说:“圣诞节是各个商场打折让利倾情回馈的好时机,如果瞄准这个好机会,一定会花最少的钱血拼到最好的东西。 ”
近两年,平安夜和圣诞节两天,中街、太原街的客流量都达到300万人次。沈阳市商业局有关人士估计,今年不会少于这个数字。他同时预测,今年的平安夜销售额将达两亿元。
抢购时刻最好“慢”半拍
“60小时不夜城,6次夜间大摇奖,600个圣诞大礼循环送,一张抽奖卡600次中奖机会”,“平安夜购物擂台赛”,“圣诞大礼包任你拿”,“免费喝、半价玩”,看得人心里痒痒的,早就按捺不住扫货的心情。进得商场,五颜六色的打折条幅铺天盖地,“狂献”、“特卖”、“折上折”比比皆是。
逛罢几家商场,记者注意到这样一“特”。许多“满100赠100”或“满百送券”的柜台,商品标价多是99元、199元、1999元等。为了获得赠品或赠券,有些“血拼族”恐怕不得不买些东西凑整,进而迈入循环消费的行列。
血拼族即将在这些诱惑下疯狂购物的时候,这里要不厌其烦地再次提醒:
注意:一定要索取正规发票,核对发票所标注的商品内容是否与购买商品相符。
慎重:有些商家运用打折方式,变相弱化或免除消费者应该享有的权利。比如“打折商品不退不换”等,对于一些标明“处理”的商品更要三思而后“买”。
小心:很多商家为刺激消费者的购买欲望,推出购物赠券活动。使用时却发现赠券有很多限制,不能随意购买需要的商品。
警惕:在购物过程中,不仅要重视商品的质量,也要关注赠品的质量。有的商家将“三无”产品、过期食品或假冒产品作为促销赠品,消费者在使用时,常常因质量问题产生烦恼甚至遭受人身伤害;还有的商家以低廉的价格销售换季商品,等到使用时,已耗尽“三包”期,导致无法维权。
防备:人多拥挤,易发挤伤事件,也给小偷创造了作案条件,保护好自己是重中之重。
“最终解释权”不是商家的“护身符”
昨日,在所有商家的促销宣传单上,记者都发现了一行小字:××商场“保留对此次促销活动的最终解释权”。一家商场的部门经理一脸无奈地告诉记者,有些消费者挺“矫情”,爱钻空子,没办法就得加强“自我保护”,而且这已经成为商家一个约定俗成的规则。
那么,这行小字真能成为商家的“尚方宝剑”或“免死金牌”吗?
“不能。 ”辽宁大学法学院副教授曹锦秋给予了否定回答,她说,“最终解释权”是个格式合同条款,按照我国《合同法》的有关规定,提供格式条款的一方免除自己的责任、加重对方的责任或排除对方主要权利的,该条款无效。如果消费者与商家对格式条款的理解发生争议的,应当做出不利于商家的解释。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