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道道优美的白色弧线划过天空,掠过绿色云团般的红树林,轻轻飞落在荒凉静谧的海湾湿地。每年冬天,东方市四更镇面前海湾都记录到大批前来越冬的黑脸琵鹭,且逐年增加。同在海南西岸的临高后水湾,也记录到黑脸琵鹭结群栖息的美丽景致。黑脸琵鹭是世界濒危珍稀鸟类,也是湿地环境的指示物种之一,它们对海南西岸湿地似乎情有独钟。
海南的西部海岸,不但有这样能吸引候鸟的湿地,还有火山岩海蚀海岸、沙漠海岸、花岗岩奇石海岸等林林总总品貌多样的海岸。
这些多样海岸,和着西部厚重的历史,和着西部积淀的文明一路踏歌,为海南的西部开发提供了独特的资源。
西岸风光自然原始
从地图上看,海南岛更像一片不规则的“绿叶”浸泡在大海中,蓝色是它永远不变的色彩。沿着西边的“叶椐”慢慢南行,你会发现,这条632.2公里长海岸线的品质是如此特异:火山岩海蚀海岸、热带滨海沙漠海岸和花岗岩奇石海岸。在这里,我们可以窥见,一块曾饱经沧桑苦难的土地,一种粗犷中透着豁达的人文情怀。
如一弯新月,盈滨半岛柔美地镶嵌在西岸海边。整个半岛三面环海,北望琼州海峡,岸边沙滩宽广、细软无泥,海水碧蓝纯净,岛上还有地下温泉,是一个可以与夏威夷媲美的天然大泳场。
且往西行,海南岛有一个岬角突出于琼州海峡,那就是临高角。临高角三面临海,岬角顶端有250米长的天然拦潮礁石堤直插大海,古有仙人指路之说。海岸上有千米海滩,海水澄澈,白沙洁柔,椰林洒绿,阳光充足,是海南西海岸的优良天然泳场之一。1950年4月17日凌晨,中国人民解放军渡海部队船队突破了国民党守军的海上封锁,到达临高角、海口以北的海面,利用木帆船横渡琼州海峡,开始在临高角抢滩登陆,留下了一段可歌可泣的英雄史。
因为许多天然形成的鹅卵石“棋子”,“棋子湾”从此得名。从昌江黎族自治县昌化镇向北行驶5公里,穿过一片片木麻黄防风林和小叶桉浆纸林,渐渐地棋子湾近了,一丝丝不带任何腥咸气味的洁净海风扑面而来。棋子湾最吸引人的,是它的浑然天成——同时拥有花岗岩奇石海岸和热带滨海沙漠海岸两种稀世罕见的奇观。“帆船石”,仿佛天然的屏障,把湾内外分割开来,湾外波澜壮阔,湾内水面波澜不惊;登高远眺,弧形的沙滩宛若一个巨篮,篮内七彩鹅卵石星罗棋布、块块光滑润洁、晶莹透......
棋子湾海岸边就是那片面积约9万亩的热带沙漠。这片沙漠,在我国普通的地图上没有标示。与毫无生息的戈壁沙漠不同,这里的沙丘上面生长着许多仙人掌、野菠萝和一些不知名字的低矮植物——有河流,还有流动、半流动的沙丘,独特而神奇。沙漠的尽头,养虾塘就在林带与大海之间,两三个孩子在嬉戏追逐;浅海处停泊着许多小渔船,渔船上堆满了渔网。没有沙漠的干涸和烤热,没有沙漠的裸露和枯燥,热带滨海沙漠有的是另一种独特的风景——生命。
许多人也许并不知道,海南岛的最西角是一处叫做鱼鳞洲的地方。鱼鳞洲其实是一座雄伟挺拔的滨海石山,山岩重叠,高90米,为八所港的最高点。据清道光《琼州府志》记载,“突起一峰高30丈,石洞高下重叠如鱼鳞,故得名。”这里的海滩,也并非细沙,而是无数小粒的石子。光着脚丫行走,除了松软还有些许的刺痛。洲上有一口十分神奇的石井,常年泉水不涸,清甜爽口。在井的西边可以看到有一洞,洞壁险陡,极难攀登,海鸟在洞里的石壁缝穴中筑巢营窝,繁衍生息。
“一半是火焰,一半是海水”。位于儋州峨蔓港的“龙门激浪”,是100万年前火山喷发后在海岸线形成的火山岩奇观。北风掀浪,撞于石门,鸣声如鼓,回响不绝。虽然经过100万多年海水的冲刷,但从火山石千奇百怪的形态和大面积的扩散、分布中,还是能明显感觉到火山爆发时,岩浆迸裂和大规模流动的痕迹,令人感叹地质运动中大自然的神工和壮观。
造物主对海南的西岸并不吝啬,将雄奇与壮美尽情泼洒在这条海岸带,使它有别于东部的椰风海韵,显得粗犷和磅礴。
西岸生活岁月遗痕
一方水土,一方人家。物转星移,风生潮起,西岸在岁月沉淀中渐渐演绎出别样的生活样式,在海南岛的人文地理中形成了独特单元,耐人寻味,久远芬芳。
在洋浦的夏兰湾,有一种独特的捕鱼方式:退潮的海边露出一排排石头,围成了一个个不规则的圈圈,当地人说,这就是过去人们捕鱼的“冲”。据《儋州县志》记载,明代有黄、邱、沈三姓人迁居至此,见当地石多,他们便在海边用石头围起一个个“冲”。涨潮时,鱼随海水涌进“冲”里;潮水退去后,有些鱼便滞留在“冲”里,大家便拎着大桶小桶大前来捡鱼。每次潮水刚退,“冲”刚干,便是收获的时候,大家相互吆喝,“干冲了,抓鱼去!”
这一捕鱼的方式,渐渐在西岸流传开来,成为过去人们捕鱼的一种便捷方式。后来,随着海洋开发的脚步日益加快,鱼没那么多了,“冲”里能抓到的鱼也越来越少,“冲”也就逐渐退出了当地人的生活。然而,让坚硬的石头变为有灵气的生产工具,岛西人这种结合当地自然环境讨生活的“金点子”,将恒久地留在人们的记忆中。
中午和傍晚时分,盐丁海岸的石头上,总会坐着成群的女人,一边说笑,一边等着男人归来。船靠岸,她们都闭嘴了,给男人送水送饭,并把男人打来的鱼挑去换成养家的钞票。在岛西海岸,女人是一道突兀又耐人寻味的风景。受传统观念的影响,女人是不能随船出海的,在海上捕鱼的都是男人。而岸上的工作,如补织渔网、转运贩卖海产等大都由女人来完成。
夏天到了,女人们另一项重要事情就是晒盐。她们先把过滤池的沙子铺平晒干,下面铺上草,再压上沙,引海水,过滤后的海水就是卤水了,把卤水舀到晒盐池子晒,傍晚就可以收盐了。海边一排排的盐房里白花花的盐,既是海水的结晶,也是女人汗水的结晶。不过这还没有完,女人还要把盐挑去几公里甚至几十公里外,换米换钱。而盐丁的孩子们,一如他们的父辈和祖辈,从小就在海水的浸泡中长大。
西部旅游奋起直追
然而,在感叹西海岸自然原始风光、物产的同时,我们也真切地感受到经济流量不对称而造成西海岸与东海岸之间的巨大落差。
目前的情况是,这些堪称“一绝”的西岸海湾多数处于低级开发或未开发的状态。当东岸日渐形成集群效应,倾力打造“椰树海岸”、“珍珠海岸”之时,它们更像寂寞的灰姑娘,独自跳舞。从1990年代起,昌江县就开始提出开发棋子湾,但一路起起落落,直到今天这片海滩仍然与木麻黄为伍。
资源丰富却缺少产品,期望值高却低水平开发,是西岸旅游面临的最大尴尬。由于开发滞后,不能将资源转化为市场优势,更谈不上在市场中立足。据了解,昌江一年游客数量仅约为13万人次,远不及三亚中秋小长假的客流量;乐东更为惨淡,一年客流量仅为4万多人次。
随着建设国际旅游岛的推进,加快西部开发的呼声日起。毕竟,在海南大旅游的“棋盘”中,西岸旅游不能缺席。日前,总面积25平方公里的棋子湾规划控制区已经“出炉”,棋子湾将开发为具有“山、海、黎乡”特色的热带滨海休闲度假旅游区。其中,海钢集团将投资8亿元至10亿元开发部分酒店项目;另一支海南旅游开发劲旅——海南旅游控股集团也将参与棋子湾开发,以此撬动具有后发优势的昌江旅游。
随着西部基础设施建设的铺开,一些业内有识之士也已经看到西部岸旅游的曙光。海南南海假日旅行社以儋州为重要节点,开发名副其实“大环岛”产品,使游客在东岸旅游带结束后进入西岸旅游带,不但丰富游客对海南的全面了解,也使一支独秀的“四天五晚游”延长至“五天六晚”。
国际旅游岛建设目的,就是使海南跻身世界级旅游目的地。我省旅游专家毕华认为,海南旅游在未来的规划中必须突出西线的观光游以及生态游、工业旅,这些一旦实现后对东部旅游是一种完善和补充,形成全岛旅游产品的多样配置,增强战略纵深。
在沉默中磨砺,在沉默中变化,即将迎来沉默中的奋起直追。海南西岸的美丽与神奇,不会被隐埋得太久。(高虹)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