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便利及海西效应带来福州八县楼市大苏醒——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侨乡传真
    交通便利及海西效应带来福州八县楼市大苏醒
2009年11月03日 17:16 来源:海峡都市报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未来经济预期拉动平潭的楼市
【点击查看其它图片】

  10月30日,福州(平潭)综合试验区土地拍卖会上,平潭森林公园南侧地块溢价202%,以1510万元/亩拍出平潭单亩价“地王”,仅与福州楼面地价新“地王”的亩单价1526万元/亩相差16万元。

  大热的不仅是平潭,交通便利及海西效应带来福州八县及周边楼市的苏醒,而且楼市背后的主角也在悄然改变。

  周边也“疯狂”

  不只是平潭

  起始价500万/亩,溢价202%,最终以1510万元/亩出让,10月30日,平潭森林公园南侧地块拍出的这个亩单价,让业内颇为惊讶。因为这个价格,让人联想起了今年福州楼面地价新“地王”———原锅炉厂地块,楼面地价每平方米8805元,每亩地价1526万元。二者亩单价仅相差16万元。

  据了解,平潭森林公园南侧地块的容积率为不得大于4.8,规划建造33层高楼,照此计算,楼面地价近4800元。据了解,目前平潭新楼盘均价多在五六千元,而高端的楼盘可以达到7000元。而年前,平潭的房价多在三四千元左右,未到一年,不少楼盘涨幅超过50%。

  而在马尾,8月份,江滨东大道东方名城北侧地块,名城地产打破常规,多次以“亿”元为单位加价,最终以11.1亿元的总价拍回东江滨的两幅地块。同时记者从连江、闽侯、罗源、长乐等地了解到,今年来福州八县房价都出现了一定程度上涨,特别是新楼盘上涨空间较大,而这也带动了一些土地市场的火爆。

  热词效应

  “海西”、“平潭试验区”、“半小时经济圈”

  “平潭楼市是海西效应的一个突出案例。”省内房产资深人士王剑超表示,福州(平潭)综合试验区提出后,提升了很多投资者对平潭楼市的未来预期。目前试验区的具体政策还未明确,涨势还是相对谨慎,一旦明确,楼市还得涨。

  “到福州市区,开车只要十五分钟。”马尾区江滨东大道某楼盘,售楼小姐这样向顾客推介道。三环路、机场高速等城市交通网络的完善,闽侯成了福州北大门,马尾区楼盘紧挨市中心,交通拉近了城市距离。而今年来,楼市最热词汇之一“地铁”,将仓山、金山、五四北和市中心的距离缩短,使得原来被视为“边缘”的房产热卖,在白湖亭甚至出现因哄抢而导致混乱的现象。

  而“温福铁路”开通前后,连江、罗源等沿线楼盘也迅速升温。一位业内人士告诉记者,随着铁路的开通,沿线的一些县城也纳入了福州“半小时经济圈”,提高了居民的未来经济期待值。

  “抢地盘”

  国内大鳄抢榕城,本土公司占八县

  而在五区八县楼市火爆的背后,开发商的身影也出现了诸多变化。

  近年来,万科、大连万达等国内地产大鳄入榕,抢下不少大项目,近日又有传言称保利等地产相继到福州考察。福州地产项目争抢激烈,使得不少福州本地开发商只得转战外省延续开发,而部分开发商则按“就近原则”,选择开发八县地产项目。

  据了解,福州市区很多开发项目品质高端化,对开发商实力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这使得很多资金雄厚的全国性地产商具有一定的优势。而今年来,福州市的很多项目出外招商引资,八县土地出让信息也向福州全市推介,闽清的一个地产项目就把推介广告直接挂上了福州市国土资源局的网站。

  王剑超告诉记者,目前已经形成了一个趋势,全国性地产商入榕,而福州本土开发商“退”到八县,八县的开发商又转战其他地市的县城,比如建阳、建瓯等地。

  八县的机会

  看中的就是返乡置业

  “我们的项目在长乐是最高端的,均价卖到了1.1万元。”福州中茵地产总经理吴梁耀告诉记者,他们到长乐开发的是高端住宅,大多每套售价都达到了200万元。

  与以前市区项目到八县推介不同的是,越来越多的闽侯、马尾等地的项目到市中心推介。据介绍,2008年金融危机,福厦楼市走低,但是县城的房价相对平稳,具有一定的“抗跌性”。而今年,福厦楼市大涨,而很多县城优质项目涨幅并不逊色于大城市,因此,县城房产还是具有一定的投资空间。这是一些资金充裕的人开始转向祖籍地投资的原因。

  据了解,福州本地开发商到八县开发项目,带动了当地楼盘品质提升,推高房价的同时,当地人的购买潜力也被激发出来。

  一位业内人士告诉记者,在长乐、福清、闽侯、马尾等地,很多本地的居民资金充裕,以前因为本地没有高端项目,都到福州投资置业。而如今,交通便利了,而一些高品质的楼盘并不逊色于福州市区高端楼盘的品质,返乡置业受推崇。(杨永敏 肖春道 吴耀鸣 文/图)

    ----- 侨乡传真精选 -----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