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下旬,记者在广东省茂名市采访,不曾想,这座著名的南方“油城”,还是个四季果飘香的“中国水果第一市”。采访中,有几件事给我们留下很深印象。
种荔枝盖起三层楼
“我家承包了50亩果林,主要种荔枝。一年荔枝的收入3万多元吧。”在高州市的根子镇柏桥村村民家,45岁的何佑告诉我们。他说,和过去比,赚的少了,可荔枝收入还是很重要的。
他家住的是座三层小楼,总面积300多平方米。楼上楼下走走看看,家用电器挺齐全,听说还买了辆农用汽车。一楼的桌上摊放着《羊城晚报》和《中国畜牧兽医报》,老何解释道:“平常读读报,因为还干点别的,像养猪,大概有10万元收入。荔枝曾经能赚很多钱,这座楼就是那时盖的,花了30万呢。现在,别看一年收入十几万,还是有点紧,儿女在读书嘛。”说到儿女,老何两眼一亮,笑得特自豪。他说,女儿在广州读医科大学,儿子正读高中,俩人一年的花销都得上万。
从何家小楼上放眼望去,漫山遍野郁郁葱葱的果木掩映着不少座红白相间的农家小楼。
一旁的老支书何增光说:“这里是山地,气候适合荔枝生长。改革开放后,靠种荔枝,大家很快富裕了。不过,后来种的地方多了,保鲜问题又难解决,好果子卖不出好价钱,像优质品种白糖罂,从1998年1公斤30多元,跌到后来的10元上下,而农用物资又不断涨价,大家种荔枝热情自然低了。希望你们给宣传宣传,让村里荔枝多点销路。”
政府特设“水果局”
在茂名,记者发现,政府机构里设置了“水果局”,这在其他地方很少见到。在茂名市水果局,记者见到了局长张顺勇。这位50多岁的局长一谈起茂名果业发展便滔滔不绝:茂名是个传统的农业大市,特点是人多山多田地少。改革开放初期,农民能吃饱肚子了,可钱包却还瘪着。如何让老百姓过上富裕日子,政府把目光投向水果。经过调研,人们发现种香蕉的经济效益高。于是,高州先行一步,把开发果业的突破口选在香蕉上。几年下来,香蕉产业的喜人发展让老百姓的钱包鼓了。那时,高州有段顺口溜:“一串香蕉一担粮,一亩香蕉彩电响,十亩香蕉建楼房。”
初尝胜“果”,高州又一鼓作气,种植荔枝、龙眼等,没用几年,高州的160多万亩“宜果山地”全种上了果树。茂名市政府审时度势,做出建设“山上茂名”的决策,推广高州经验,掀起更大规模开发果业的热潮。如今,茂名90%的乡镇、85%的农户都开辟了果园,形成了以荔枝、龙眼、香蕉、黄榄为龙头,30多个种类近200个品种的规模,种植面积也从最早的12万亩猛增到现在的359万亩,年总产量从0.91万吨增加到217.5万吨,产值超过60亿元。其中,荔枝种植面积145万亩,产量39.3万吨;龙眼80万亩,产量24.4万吨;香蕉61万亩,产量121.6万吨。除在国内销售,还卖到了国外市场。
谈及水果局,高级农艺师郑坤林说:“水果局是1990年推广高州经验时成立的,当时叫水果办公室。1995年才叫水果局,主要任务是制定和实施水果产业发展规划;进行技术指导和培训;汇集和传递信息等。”
七成以上是反季节香蕉
茂名果业红火过,但是,由于季节性强,保鲜难,营销落后等原因,近年出现了“果(多)贱伤农”现象。水果业真的是“产能”过剩吗?从省市官员、专家学者,到果农都曾苦苦探寻,结论是:如能解决保鲜、营销等“瓶颈”问题,茂名果业就会走出低迷。为此,茂名在2003年确定了以工业化思维办农业的决策,也就是创新现代农业发展的模式,把农业的种养、加工、销售诸环节作为企业的不同“车间”,实行工厂化生产、集约化经营、企业化管理。几年下来,茂名果业有了良好变化。
在高州,到处都能看到长势喜人的香蕉林。高州市水果局局长潘达富说:“靠品种优和管理勤,香蕉实现了周年上市。眼前这片香蕉,一亩地能产两三千斤,卖个四五千块钱吧。”
张顺勇补充道,目前,茂名60万亩香蕉70%以上是反季节香蕉;反季节龙眼每年也以近万亩的速度增加。加工业在原有的9000多条荔枝、龙眼烘干土炉和70多条机械化烘干生产线的基础上,又组建了6家水果深加工龙头企业,年保鲜加工量已经占水果总量的30%。而为果业服务的包装、运输、宾馆、信息、贸易以及旅游等产业也发展迅速。(梁 杰)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