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10月1日,天安门广场前的阅兵式让每一位华夏儿女体味到了无限骄傲和自豪。而潘嘉俊的《1924·黄埔军校》同样描绘了一幅阅兵场景,他的“阅兵”将读者带回到85年前广州黄埔区的长洲岛上,那里也曾军歌嘹亮——国家重大历史题材美术创作工程的第22号选题《孙中山与黄埔军校》最终由油画家、广东省美术家协会副主席潘嘉俊获得授权,执笔该作。
选题 黄埔阅兵 打开创作之门
1924年6月,中国革命的先行者孙中山在中国共产党和苏联的支持和帮助下,在广州创办了“中国国民党陆军军官学校”,因其校址设在广州东南的黄埔岛,史称黄埔军校。孙中山亲任校总理,他在开学典礼上明确宣布办校宗旨是“创建革命军,挽救中国之危亡”。实践中,黄埔军校也为中国革命培养了大批军事政治人才。
与美国西点军校、英国桑赫斯特皇家军事学院、苏联伏龙芝军事学院齐名的世界四大著名军校之一的黄埔军校,带给广州人多少骄傲和自豪自不必言说,每一个生长、生活在南粤大地的华夏子民都有着黄埔情结,代代相传,浓郁而久长。
对于潘嘉俊来说,他的黄埔情结似乎更加浓烈些,21年的军旅生涯让他对军事题材的创作格外有激情,“我熟悉黄埔军校,并画过有关的连环画、单幅油画和肖像画”,他说,至今尚未出现一幅表现黄埔军校历史的大型美术作品,同时,“人们记忆中关于阅兵的场景作品也极少”,因此,“另辟蹊径、独树一帜”成为潘嘉俊选题的立意。
画面 80个人物形象 个个栩栩如生
画面的视觉中心位置是用竹木、竹笪子搭建起的“将台”,上面以绿树叶作为装饰,背景处是典型的亚热带树木,潘嘉俊说:“突出地域感、强调南方特色可以赋予历史画更强的生命力,同时又具有很强的绘画性。”检阅台上站着孙中山和宋庆龄、军校党代表廖仲恺、校长蒋介石。正扛枪走过主席台的学员们身姿挺拔、神态庄严。武器、战马虽然不多,但孙中山表情坚毅、眼神中充满了期待,在他心里,这支队伍虽然年轻,但却将承载挽救中国革命和前途的历史重任。
画中表现的人物还有共产国际的军事顾问、大元帅府和国民政府的官员、驻粤各军和海军将领,包括鲍罗廷、加仑、铁罗尼、胡汉民、许崇智、程潜、邹鲁、林森、孙科、邓演达、叶剑英、鲍罗廷夫人和蒋介石前夫人陈洁如等。在这幅长4.8米、宽2米的油画中,一共描绘了约80个人物形象,每一个都棱角分明、神态各异,可见作者的艺术功底。
创作 场景庞大复杂 件件是实物写生
为何选择绘画一个如此复杂的场景?潘嘉俊说,历史题材的艺术作品具有审美功能、认知功能、教化功能和文献功能,“审美功能最重要,这就是作品的艺术性,是作品能否以鲜明独特的视觉形象感染观众的关键因素。”
他认为,阅兵场景虽然庞大、复杂,但也正因此而具有很强的绘画性,“读者从画面中看到的各种道具,如士兵的大沿帽、脚绷带、马克沁机枪、苏式步枪、指挥刀、马鞍、缰绳、脚蹬……这些小物件都很适合用油画的写实手法刻画,找到可发挥绘画语言的对象,画家才有用武之地。”
但这么多的物件都要找到实物临摹才行,“绝不是凭空想象就能画出来的”。幸运的是,潘嘉俊的这场历时三年的创作得到了朋友们的大力支持:他从广州骑术俱乐部找到了战马和马具实体,在广东省革命历史博物馆找到了马克沁机枪,在珠江电影制片厂找到了苏式步枪……潘嘉俊笑言:“如果落选,对不起这么多给我支持和帮助的朋友才叫我惭愧!”
难点 没有眼睛的表情和整齐划一的腿
在创作中,潘嘉俊遇到的两个难点曾让他一度困惑不已。一是画面中出现众多士兵形象,因为每个士兵都带着大沿军帽,“我能刻画的就只有鼻子、嘴巴和下巴这几个部位,很容易‘千篇一律’。”为此,潘嘉俊为画中每一个普通士兵都找到具体的模特进行细致临摹写生,从颧骨、胖瘦、肤色等方面将场景中出现的数十位士兵区别开来。
第二个难点更是让他“徘徊反复了多次”。绘画作品忌讳同一形象反复出现,可受阅方阵中“无数条腿要整齐划一地出现”。因此,包括评审专家在内的业界人士建议潘嘉俊“只画上半身”,但潘嘉俊思量再三还是决定“不砍腿”,“少了士兵整齐、坚定的步伐就少了阅兵时的庄重气氛,阅兵也就不完整了。”为了不让这些腿“抢镜头”,他将腿的部分进行了虚化处理,将地面颜色从原来的亮色沙地改成绿色草地;加强地面尘土上扬的效果;再减弱太阳在地面上的投影,这种背离油画写实手法的表现形式成功地将观众的注意力从“千万条整齐的腿上移开”,而放眼到主要人物身上。
自评:胜在疏密有致
刚刚完成画作的潘嘉俊还未来得及与业界朋友切磋此次创作的得失,但他个人认为,他的《1924·黄埔军校》之所以能脱颖而出,赢就赢在能把这许多纷繁复杂的形象和绘画元素处理得“有疏有密、将油画的层次感、空间感和节奏感表现得比较到位。”(刘艳)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