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草根”起步 60年泉州财富“进化”录——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侨乡传真
    从“草根”起步 60年泉州财富“进化”录
2009年10月09日 17:50 来源:泉州晚报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曾有“光明之称”美誉的泉州,在改革开放的光辉照射下显得更加活力四射。图为国庆期间的泉州夜景。 (张九强 摄)
【点击查看其它图片】

  一个60年的财富创想,从乡村手工作坊的员工开始,直到今天在谈判桌上与国际知名企业合作。一条60年的致富长路,开头的那一端是蹒跚学步的泉州,而现在的这一端则是改革开放阳光下活力迸射的泉州。

  手工作坊的草根梦想

  上世纪50年代中期社会主义三大改造完成后,在20多年时间里,公有制经济一统天下。数据显示,到1978年,全国只剩下个体工商户15万户,其中大多为修自行车的、修鞋的,几乎没有什么产值。改革开放,催生了中国民营经济重新发展的萌芽。办起众多小工厂、小作坊。上世纪80年代初期,泉州人的财富梦想就是从这样的“草根”起步。

  在那些日子里,26岁的许连捷借助几台缝纫机,悄然在自家办起了后林劳保服装加工厂;17岁的丁水波用打工积攒的500元钱,和两个兄弟一起在小河边搭起小棚子,每天生产十多双拖鞋;在一间用琉璃瓦盖起来的小作坊里,林土秋与生意伙伴开办了“洋埭服装鞋帽厂”,晋江第一批私营企业从此诞生……泉州人对事业的执著,成就了充满生机和活力的“草根经济”,泉州大部分企业迅速完成早期的发展与积累。

  心中有梦想,就必然会产生诸多敢为天下先的行动。比如,在全国创办第一批股份合作制企业、第一个引进外资一揽子嫁接改造国有企业、第一个以“建设—经营—转让”(BOT)形式吸引民间资本建设基础设施、第一批成立行业协会同业公会等等。

  看到家乡泉州翻天覆地的变化,一些境外乡亲纷纷回乡,“摸着石头过河”寻找投资机会。1980年泉州市诞生第一家中外合资企业,到2008年,泉州市累计批准外资企业数达12203家,投资总额381.55亿美元,合同外资254.86亿美元,实际利用外资161.33亿美元。

  正值中小企业雨后春笋般林立刺桐城之时,上世纪90年代初期,本地宽松的外部经营环境给予刚刚登陆泉州的股份制商业银行“牵手”民营企业的良机。在工行、农行、中行、建行四大银行之外,兴业、民生、交通、招商等股份制银行纷纷抢滩泉州,在不断丰富本地企业融资通道的同时,也分享着泉州民营经济的繁荣。

  资本市场的创牌道路

  当银行和民间融资渠道无法满足企业扩张的时候,泉州企业股改与上市开始浪潮涌动。1991年8月福建石狮新发股份有限公司成立,成为首家股份有限公司,也是福建省首批股份制改革试点企业。两年之后,泉州所有的车站同时聚集了来自全国各地、背着钱袋赶来买股票的人,福建豪盛以如此隆重的方式,拉开了泉州企业的上市大幕。“一石激起千层浪”,从1991年至1996年底,泉州先后有7家股份公司成立,涉及国有、外资和民营企业。

  但初入资本市场的泉州人很快就发现,尽管本地企业多如“满天星”,真正叫得响的品牌却只有少数几个。很多人意识到一味做大并不符合企业长远发展的规律,从做大转向做强做精,泉州企业选择了一条从贴牌到创牌的道路。

  如今,泉州已有30多家企业在上海证券交易所、深圳证券交易所以及中国香港、新加坡、韩国等境内外上市。资本市场上形成强势的“泉州板块”。同时,泉州还收获“中国鞋都”、“中国纺织产业基地”、“中国拉链之都”、“世界茄克之都”、“中国伞都”、“中国建材之乡”等30多个国字号集群品牌。

  富民理念中的幸福生活

  去年以来,国际金融动荡给中国制造业带来了不小的影响。而与此对应的是,泉州品牌企业却屹立不倒,且呈扩张态势,泉州人依然以双手实现着各自的财富目标。

  梦想历久弥新,泉州企业在经历60年风雨之后,在危机面前看到了新的财富机遇。紧跟时代的脚步,泉州的中国名牌产品企业产值每年以20%的速度递增,占企业总数1%的驰名、著名商标企业,创造的经济效益占全市比重接近20%。在鞋服、建材、水暖、石化、机械、光电等领域达到了崭新的高度,创造着每年2000多亿元的惊人业绩。

  经济梦想的逐步实现同时也开启了百姓的致富大门,许多泉州百姓在多元就业、经商、投资、兴办个体私营企业的潮流中,钱袋子越来越鼓。2008年全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0420元,是1990年的13.3倍;农民人均纯收入7973元,是1957年的93.8倍;1950年,全市居民储蓄存款余额20万元,2008年则激增至1369.22亿元。因为有着强大的经济支撑,泉州人在教育、住房、社保等领域,享受着应有的幸福生活,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逐渐成为现实。(王宇)

    ----- 侨乡传真精选 -----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