扣罛(音姑),是沿海过去使用的一种渔法,即敲板惊鱼、驱鱼的围捕作业。
潮汕的扣罛,一般使用多艘船只在山门(渔场)摆开圈子,渔民一边敲击船板惊鱼,一边将圈子逐步收缩,把鱼群驱入布好的大网,然后起捕。
清代李调元的《南越笔记》列举了粤海几种扣罛的方式:1、深罛,围捕上层鱼类。2、索罛,捕较深层鱼类。3、板罛,小围捕。4、围罛,双船作业。
实际上,潮汕的扣罛,种类繁多,渔法不一,不止李调元所举的四种。
扣罛之大型者如南澳岛,由 公罛母罛二大船,集合三十至四十只小艇,渔民一百多人,摆开一个一、二千米大的圈子,渐次收缩驱鱼。
小型的扣罛,如饶平海山东港的东边村,仅用两只小船,配着两领联缀的网,每条船头配有两个击板的渔民,逆流撒网,边敲板使鱼顺流入网。名叫“挝鱼”。南澳岛的深澳更简单,甚至不用船只,直接使用一只小竹筏张网,击板驱鱼入网。即“扣挝”,每条筏就是一个作业单位。虽是小捕,但也属使用音响,归入扣罛渔法。
近代,南澳渔民还使用一种连环扣罛法:以其一作为“主扣”围捕,而在“主扣”的网外另设一“副补”,即在金龙鱼大汛时,围捕“主扣”的漏网之鱼。这种渔法,主要在南澳岛隆澳东乡的渔村。
扣罛的方法很特别,即“击柝传声”的方法,潮汕的罛船上,多用一块约莫二尺长的硬木特制的梏板,放置船头。作业时,每条船用渔工二人坐船头,使用木棍敲击梏板,木棍敲一敲,木砧会响一下,跳一下又一声响,这是很有讲究的。这种声波很厉害,据说群艇一齐敲击,震力可达十公里的范围。这种声波是鱼很惧怕的,石首鱼听了都会不由自主处于半昏迷状态,失去游窜能力。听任驱遣,因为石首鱼脑中长有二颗耳石,对水中的声音十分敏感所致。
但扣罛渔获的不全是脑中有石的鱼类,古人早有在淡水溪河中“惊鱼入薪”的渔法。即一种原始的扣罛。又如捕鲚,即凤尾鱼,旧时榕江就有捕鲚记述:“南浦……凤尾鱼(俗名刺鱼)群集,渔人捕之。日间渔舟数十,设计围捕,由远而近,敲木柝、击船板,仿乎吆叱之渔歌,然后众网渔鱼。”(《揭阳城坊志》)这也是用扣罛。鲚鱼在韩江、榕江、练江流域及河口都有分布,它不是石首鱼,但也惧怕音响,说明鱼类多对声音刺激有反应。而南海金龙鱼群在索饵和生殖洄游中栖集性强,当年作为主捕而已。
据记载,这种作业明朝时起源于饶平滨海的大埕乡,盛于南澳岛,后风行于澄海、潮阳、揭阳、汕头、惠来。清末民初时,潮汕渔民多以此为生,扣罛的罛艚遍布各个渔村,当时金龙鱼在粤东海域增殖得很密集。扣罛的渔获量也多,清代郡庠生林郁有《竹枝词》第二首云:“举网获鱼日日然,荣归满载驶头前。多鱼不说换多酒,共笑金龙不值钱!”
《汕头水产志》曾统计,单个的大型罛艚平均网次曾达10—15吨。所以鱼丰价贱,使当年金龙鱼这种名贵的鱼类挨街塞巷,成为滨海老百姓餐桌上的常菜。
大埕乡是率先采用扣罛的渔村,扣罛作业一直到1962年才被渔业部门禁止。现在渔村的七十岁上下的老人对扣罛多有记忆。大埕乡的鸿程,上世纪三十年代前后从事扣罛的渔民有一千人,有很多的罛艚。土名叫“乌肚”、“头枭”等,罛号叫“金合法”、“金合利”等。罛号有严密的纪律,召集用吹螺号,在福建的山门吹,比如一长二短或一长三短,渔民一听便知道了,作业时看大船上的红旗,旗倒了马上停止敲,旗竖马上敲,一点都不差。传说过去清朝时有个县官曾随罛船出海,果然见令行神速,感叹甩旗比他的令旗还管用。那时,扣罛的地点在大埕湾或福建东山的山门,摆圈时用三十多条船,小船每条5、6个人,大船人较多。渔获分配时一人二、三条金龙鱼,多的时候5、6条鱼,一条一斤左右,有的人吃一条,剩下拿去卖,也有的人舍不得吃,都拿去卖,一般到“一流”或年底再结算。罛头(技术员)有本地,也有外边的,分配就比较多。
扣罛——这种渔法,由于具有太强的捕捞能力、比较单一的捕捞对象,对沿海石首科鱼类的生存、繁殖构成灭顶之灾,1964年5月,汕头水产部门在广澳、南澳封掉最后一艚罛网,粤东的扣罛全面停止。(蔡黎明)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