侨乡青田深入实施"百千工程" 共建和谐小康农村——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侨乡传真
    侨乡青田深入实施"百千工程" 共建和谐小康农村
2009年08月31日 15:40 来源:浙江日报   【字体:↑大 ↓小

  青田是浙江省的欠发达县和重点侨乡,现有华侨23万人。在创业有成后,海外华侨响应家乡实施“华侨要素回流”的号召,积极参与家乡的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建设。特别是近年来,青田县开展了“百个侨团助百村、千名华侨扶千户”活动(以下简称“百千工程”),并把它作为推进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抓手,取得了显著的效果。2008年4月份,中国侨联在青田县召开了“全国侨联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服务现场推进会”,“百千工程”的典型做法受到中央领导肯定,并在全国推广。

  实施“百千工程”,是凝聚合力助推侨乡新农村建设的现实需要

  首先,新农村建设迫切需要海外侨胞的关心支持参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党中央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全局出发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历史任务,是一个宏大、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动员各方面力量广泛关心支持参与。青田属于浙江省的欠发达县,政府财力有限,村集体经济薄弱,要深入推进新农村建设,就必须大力弘扬“和合文化”精神,积极搭建有效载体,充分挖掘并发挥好华侨这一当地最大的资源和优势。进一步凝聚侨心、汇集侨力、发挥侨智,努力促成侨资回流“反哺”新农村建设,侨心回归共谋新农村建设的良好局面。

  其次,华侨雄厚的实力是实施“百千工程”的有利条件。青田是全国著名的侨乡,青田华侨旅居海外已有300多年历史,23多万华侨主要分布在欧洲、南美的120多个国家和地区,海外以青田人为主的侨团超过200多个。青田华侨经过多年艰苦创业,资本积累已到相当可观的程度,拥有上亿元资产的不在少数,拥有10万~100万美元积蓄的比比皆是。5万多华侨从事国际贸易,年贸易额达到了100亿美元。按人均拥有5万~10万美元的积蓄估算,全球青田籍华侨至少拥有100亿~300亿美元的资金。由如此雄厚的资金、人才、技术和信息等组成的“华侨要素”,是侨乡青田发展的一大得天独厚的优势资源,也是实施“百千工程”的有利条件。

  第三,反哺家乡的优良传统是实施“百千工程”的情感基石。海外侨团和华侨支持参与家乡建设由来已久,也是青田华侨的一个优良传统。历史上,华侨曾形成3次“回流反哺”热潮:20世纪二三十年代,第一代华侨在海外积累部分资本后,回国投资购田造房,为改变当时贫困落后的偏僻农村面貌,作出了贡献,形成了第一次回流;上世纪80年代,以经营中餐馆、皮革业为主的第二代华侨,积极回乡投资办厂经商,为故乡发展商品经济,起到推波助澜的积极作用,这是第二次回流的特点;上世纪90年代至今,随着海外华侨经济结构的变化,规模化的国际贸易异军突起,以新移民为主的第三代华侨迅速完成资本原始积累,出现第三次大规模侨资回流,至今方兴未艾,为推进青田县域经济社会协调健康发展又立新功。

  实施“百千工程”,有力地助推了和谐小康新农村建设

  要实现“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新农村建设目标,重点是要加快发展农村经济、改善农村基础设施和推动农村各项事业全面进步。青田县不断拓宽华侨参与新农村建设的空间和领域,积极引导华侨踊跃投身新农村建设,有力实践和支持了“百千工程”的深入开展,成为塑造侨乡文明和谐乡风的主旋律。

  ——努力帮扶贫困村和贫困户。“百千工程”开展以来,青田积极发动华侨扶持生活困难群众和经济基础薄弱的村。目前,已有128个侨团结对90个行政村,其中49个侨团在42个村落实新农村建设项目67个,投入建设资金1386.5万元;1292名华侨结对帮扶2345户困难农户,捐赠帮扶资金186万元。如阜山乡8位华侨结对了全乡年人均收入1500元以下的38户农户;鹤城镇部分华侨捐资26万元成立了关爱基金,主要用于帮扶仁塘湾村37户低收入农户。

  ——大力改善农村基础设施。几年来,青田华侨先后捐资建设了瓯江大桥、太鹤大桥、青阜公路等一批城乡重点交通项目,积极参与了“乡村康庄工程”、“百村整治、十村示范”、“千万农民饮用水”等工程。如侨资企业万基置业有限公司,积极参与农村旧村改造,在油竹新区开发万基欧郡项目等。据统计,在青田县乡村示范整治工程中,华侨捐资已达到1200多万元,极大改善了农村生产生活环境。

  ——着力推进农村各项社会事业。广大华侨积极参与贫困家庭子女就学资助活动,设立了各类奖学金、助学金,捐资兴建和修建乡村学校。如旅法属圭亚那华侨郭胜华,捐资100万元给石溪乡校用于改善办学条件;关注农民健康和文化生活,积极参与农村卫生文化事业建设,捐资建设卫生院和文化中心,如阜山乡陈宅村的华侨承担了全体村民的农村合作医疗个人出资金;关心各种慈善事业,积极捐资给各种养老保障金、红十字会和慈善总会等,如法国青田同乡会副会长项龄燕女士捐赠100万元兴办项龄燕侨爱福利院。这些捐助有力地促进了青田县农村社会各项事业的全面协调发展。

  ——合力推动农村经济发展。在积极推进“百千工程”的基础上,青田县进一步推进华侨要素回流工程,搭建投资平台,引导华侨回乡创业,为新农村建设提供产业支撑。侨资为青田工业发展和房地产开发注入了巨大活力,目前全县有侨资企业近百家,累计投资22亿元人民币。华侨投资领域还向效益农业、水利、教育、餐饮、旅游、休闲等领域延伸拓展。

  ——探索推进“华侨村官”队伍建设。青田县深入实施“百千工程”,极大地激发了广大侨胞报效桑梓的热情,特别是36名华侨脱下西装回乡当起了“村官”,以自己的实际行动支持家乡的新农村建设,其中不少华侨还担任了村党支部书记或村委会主任的重任。他们依托自身视野广、理念新、人脉丰以及经济实力强等方面的优势,为青田县新农村建设注入了新的活力。如船寮镇朱店前村华侨洪树林担任村委会主任后,自掏腰包拿出了100万元,在家乡建起了第一幢村委办公大楼和朱店前村文化娱乐中心,这一项目已被国务院侨办列为了“侨爱工程”。“华侨当村官”的现象引起了中组部、中国侨联、中央电视台等国家级部门和新闻媒体的关注。

  实施“百千工程”的若干思考

  青田县依托“百千工程”这一载体,将华侨优势转化为助推新农村建设的强大动力,引导华侨直接参与新农村建设,取得了一些成效。但与新农村建设的整体发展需求,还存在一些差距和不足。如侨胞参与新农村建设主要集中在自己的出生地,范围还不广;侨胞参与新农村建设的方式需要进一步拓宽;鼓励侨商投资新农村建设的措施还不明确完善,等等。下一步,应加大力度,动员引导更多的侨团和华侨全面参与家乡新农村建设,为农村的进步、社会的和谐贡献力量。

  一是在浓厚氛围、深化推进上下功夫。利用青田华侨大会、全国侨联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服务现场推进会、百名侨胞西部行、十佳支农乡贤评选、爱乡楷模推荐等活动,加大宣传力度。特别是做好结对帮扶中涌现出的典型人物、典型事迹,以及结对帮扶成果的宣传报道,感染和激发广大侨胞,掀起新一轮结对帮扶的热潮。深入全面推进结对工作,在投入要素上不仅仅局限于资金的结对,还要引导华侨将技术、人才等要素投入到新农村上;在帮扶内容上,不仅仅满足于投入到基础设施和扶持贫困户,还要使华侨要素在农业产业化发展、农民就业、农村劳动力转移和农村小康等方面有更大的作为。

  二是在完善机制、提高实效上下功夫。认真总结经验,在现有的一些侨务政策基础上,细化和完善华侨扶持新农村建设项目的具体政策,如明确扶持年限、内容、流程,以及政府在针对华侨扶持新农村建设方面的优惠办法和服务措施,使之更加系统化和规范化,也便于操作和提高效率。明确“百千工程”领导小组办公室作为一个长效固定工作机构的职责。进一步做好基础工作,建立健全华侨结对帮扶和意向结对档案库、农村结对或投资项目库,由“百千工程”办公室实行网络化管理,便于双方的选择和衔接,提高结对的成功率。

  三是在加强督查、落实到位上下功夫。进一步建立和完善华侨助推新农村建设工作联席会议、领导联系结对、督促检查、定期通报、总结表彰等制度,落实结对侨团、结对村、结对项目的责任领导和责任侨务干部,将“百千工程”作为各涉侨部门及乡镇年终考核的一项重要内容,定期对工作开展情况进行督促检查。主动加强与已结对的海外华侨的联络沟通工作,创造条件,及早落实对接村的项目,使海外侨团和广大侨胞对家乡新农村建设的爱心早日得以充分的表达,努力做到让侨胞满意,让结对村群众满意。同时,加强对结对项目责任干部的培训,提高其抓工作落实的能力;加强对“华侨村官”的培训,提高其为新农村建设服务的能力,树立“有热情、有水平、有作为、有形象”青田华侨村官品牌。(作者廖宝云 系中共青田县委常委、统战部长)

编辑:杨丽】
    ----- 侨乡传真精选 -----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