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分这一天,正是阴阳交接,分割寒暑的日子。秋分的“分”是“半”的意思,秋天刚好过了一半。过了秋分,就不打雷了,小虫子也钻进了泥土,开始筑自己冬眠的窝。天地改由太阴星君月神掌管。所以秋分之夜,要祭月。
秋分之夜,在院子里月光最好的地方,供上香案,案上摆上瓜果和月饼。月饼形式多样,口味不一。祭品摆好之后,在香炉里点好香,对月跪拜。“羞花闭月”,是人们对美貌女子的形容。所以女孩子在拜月之时,都希望有一片云彩会从月亮的面前飘过,证明自己的美丽。但是月亮不能躲在云层里太久,太久了,上了年纪的人就会惊慌,认为是天狗吃了月亮,不祥。他们会拿了铜锣边走边使劲地敲打,来惊吓天狗,让它吐出来。
拜月之后,一家人围坐在桌旁,开始分吃月饼。家中几人,就把月饼切成几份,要是有人远在外地,未能赶回,也要给他留上一份。边吃月饼边听老人讲“嫦娥奔月”的故事。孩子们对月宫里多愁寂寞的嫦娥没有太多兴趣,倒是对那只捣药的玉兔十分喜欢。因为他们手里都有一只照玉兔的样子,用泥做成的“兔儿爷”。“兔儿爷”长着两只长耳朵,粉白的脸,戴着金盔,身披战袍,左手拿着盛药的臼,右手拿着捣药的杵,背上插着小旗,胯下骑着老虎,威风凛凛。
故事讲到深夜,大人们终于要睡了。可是祭品却不能收回,要一直摆放在院子里,直到月亮消失。然而这是危险的,因为四周潜伏着许多的顽童,他们就等着大人们睡去,好偷去桌上的月饼。孩子们在中秋之夜的偷盗行为,是不被指责的。
于是,皎皎月光下,孩子们毫无睡意,拎着“兔儿灯”,在一家一家的门前游荡着。一不小心,就听到大声的呼喊与杂沓的脚步——又是哪一个得手了。
这一晚,大部分孩子都有收获。他们会带着自己的战利品喜悦地进入梦乡。“偷月饼”只是为了暗示“嫦娥盗药”的一个游戏。事实上,第二天一早,妈妈就会按照月饼上不同的记号,笑容可掬地送还。
因为秋分在农历八月里,每年日期不同,有时看不到最好的月亮,慢慢地,人们就把祭月固定在八月十五中秋节。秋分与中秋的关系也有讲究。如果秋分在中秋之前,就会五谷丰登,如果秋分在中秋之后呢,庄稼会歉收。
在母亲送还月饼的同时,对方会回赠桂花糕、桂花栗子,或者桂花糖芋艿。秋分桂花开。《清嘉录》上说:秋分节开者曰早桂,寒露节开者曰晚桂。人们喜欢桂花的味道,几乎在秋分时的每一种食品中,都掺进了桂花。据说香桂的种子,就来自月宫那棵五百丈高的桂树。所以人们用摘得“桂冠”,表示获得了第一;用“折桂”比喻考试得中。林黛玉听说贾宝玉要上学了,就笑道:“好,这一去,可定是要蟾宫折桂去了。”
秋分食桂花,又是一种含蓄的祝福。(申赋渔)
(每年阳历九月二十三日前后,太阳到达黄经180度,为秋分。一候雷始收声;二候蛰虫坯户;三候水始涸。)
参与互动(0) | 【编辑:杨丽】 |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