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土化是《石头》的制胜法宝。多线叙事的结构让人把它和昆汀·塔伦蒂诺的电影以及几年前的英国经典黑色幽默电影《两杆大烟枪》联系起来,而《石头》的成功,恰不是由于结构的模仿,而是本土化渗透在了影片每一个细节当中。
当来自香港的国际大盗模仿《碟中谍》里汤姆·克鲁斯的经典动作从天花板上绑着绳子吊下来偷翡翠时,真正的爆笑点并不是这个戏仿的造型,而是由于卖绳子的小贩短斤缺两少给了一米导致他没法够着目标,只能吊在半空中荡来荡去眼睁睁地看着宝物干着急。这种极具中国特色的设计比比皆是,也只有中国观众才能看懂其中尖锐的讽刺和略带苦涩的幽默。
把老百姓熟悉的那点鸡毛蒜皮的世俗问题弄出“花活儿”,这就是小成本电影的大智慧。拍有中国特色的娱乐片,早就不是什么新鲜的话题。为什么折腾了这么多年,除了冯小刚,只有宁浩让人如此兴奋?
中国电影需要更多职业导演
公平地说,在张艺谋、陈凯歌、冯小刚的带领下,中国导演已经在娱乐片这条道路上前仆后继地探索了好几年。但真正能娱乐出一定水准的,就一个冯小刚。要娱乐得很纯粹,又很聪明,不仅是个技巧问题,更是个心态问题。对于中国导演来说,或许心态是首要问题。
在29岁的宁浩身上,几乎找不到第六代导演那股文艺青年的调调。在谈到最初的电影情结时,第六代导演们常会深情地回忆起当年如何被《黄土地》等经典艺术片改变了世界观,从此树立电影理想;但是对于宁浩来说,他的成长记忆只是混迹于录像厅、沉迷于港片,最多也就是被吴宇森的《英雄本色》震动了一下。他压根没想过会走到今天。宁浩学过画画、做过摄影记者,在电影学院学的是图片摄影,开始对拍电影有兴趣是受同学鼓励,拍第一部电影《香火》因为学了这几年想试试手,拍第二部电影《绿草地》则是老师的“命题作文”。
过去这几年,他发愁的不是什么电影理想,而是生存压力。他的最大爱好是买碟,可花在买碟上的时间好像比看碟还多,买的大部分碟都没来得及看,因为绝大多数时间都在拍MV挣钱。
他反复强调的观点是,“导演是个木匠,每拍一部电影要先搞清楚自己做的是把椅子还是张桌子。像《疯狂的石头》这种,相当于我做把椅子,我所有的问题就是考虑怎么让人坐得舒服。”
这个观点其实解开了《石头》成功最本质的原因。说白了,他首先把自己当成职业导演,而不是一个充满了个人表达欲望的“艺术工作者”。
什么是职业导演?一句话,“只有投资人赚钱了,我们这些制作人才能赚钱”。于是他千方百计地要让观众觉得好看,他用时尚的影像语言和层出不穷的笑料保证决不冷场;他的烦恼不是怎么突出个人表达,而是没有成熟的经验和技术拍好撞车场景;他发愁影片的宣传和发行,甚至和主演一道自掏钱包办影评人观摩场。
或许正因为他的现实,使他能够如此准确地抓住老百姓生活的脉搏。而目前的内地电影界,却仍处在惧怕沦为“职业导演”的集体潜意识笼罩下,绝大部分导演都如此忌讳被扣上“工匠”的帽子,其结果就是与老百姓的趣味如此隔阂,无法娱民,只能愚己。
内地影坛最缺乏的正是既有职业心态又有职业素质的导演,所以冒出来一个宁浩,才会让媒体和影评人兴奋成了一个“现象”。电影工业基础薄弱、类型电影如此不成气候的中国电影,需要更多的职业导演。如何做好职业导演,也是一种难能可贵的智慧。 ★
[上一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