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点转向绩效审计
据张以宽回忆,国家审计署成立之初,国务院对审计署的要求是:全面审计抓重点。这个重点,就是加大对违规问题的审计力度。
在“审计风暴”进入第5个年头的时候,违规行为已经在相当程度上得到遏制,用李金华在今年报告中的话来说:“总的看,财政部在具体组织2005年度中央预算执行过程中较好地履行了职责,中央预算编制的质量、执行的效果和预算管理水平进一步提高。
这次审计查出的2005年度新发生的违法违规问题金额8.65亿元,仅占审计当年资金量的0.6%。”
从违规审计到绩效审计这一转型,李金华在去年就有所提及,对违规和绩效审计的比例大概为“一半对一半”。
“绩效审计是一种非常科学的管理模式”,全国高级审计师评审委员会委员、北京工商大学会计学院副院长赵宝卿对《中国新闻周刊》说,“钱怎么花的,花出了什么效果,只要一审计,立竿见影,较之其它方式的考核,这种考核方式的论据更为充分”。
转型中,和绩效审计一起获得加强的,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经济责任审计。绩效审计对事,也是世界通行的审计规则;而经济责任对人,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这主要是考虑到,中国的一把手干部更多为任命制,具有较大的权力,对他们进行经济责任审计,有事半功倍之效。”廖洪说,“1986年开始施行的厂长经理离任审计,是今天经济责任审计最早的雏形。”
不过,到目前为止,因经济责任审计落马的高级官员尚未见诸报端。但据本刊了解,国家审计署在经济责任审计方面已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
重点转向绩效审计和经济责任审计之后,审计部门的工作量骤然加大,对常规问题的动态追踪显然比重点追踪更加费时费力,也使原本人手紧缺的难题雪上加霜。
另一个让人不平衡的对比则是,国家审计署的公务员总量只是美国国家审计总署的1/10,难免在做绩效审计和经济责任审计时捉襟见肘。
审计体制变革任重道远
在审计工作重点转型之际,审计体制的变革已经不是媒体热评的焦点。相对于两年之前“审计风暴”最为猛烈的时期,加强财政预算监管强化上游监督以根除审计风暴、将国家审计署列入人大序列来加强横向监督等建言出现的频率越来越低。两年前,和教育部前副部长张保庆一样,国家审计署前副审计长项俊波在调离审计署之前,也提出了设立国家审计院的构想。
在接受本刊采访时,张以宽还提出了开展对政策进行事前审计的建议。他举例说,美国在对政策的事前审计方面取得了很大的成功,如果我们西学中用,将对一些正在出台、已经出台的政策,比如公车改革的合理性等做出科学的界定。
“学界的上述共识,暂时还没有获得采纳。”张以宽和赵宝卿告诉《中国新闻周刊》。在这一背景下,廖洪等人仍然在坚持审计体制改革“两步走”的策略。第一步,全国审计系统垂直管理以根治地方保护主义;第二步,将审计部门列入人大序列。“我们还没走第一步,怎么能奢求第二步呢”。廖洪对本刊说。
这两大步虽然没有迈出,但并不意味着决策层没有预热。今年6月1日,修订后的《审计法》出现了多处重要变化。例如,新《审计法》第四条规定:国务院和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当每年向本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提出审计机关对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的审计工作报告。
审计工作报告应当重点报告对预算执行的审计情况。必要时,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可以对审计工作报告作出决议。国务院和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当将审计工作报告中指出的问题的纠正情况和处理结果向本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报告。
“这一前所未有的规定,强化了人大对审计工作的介入力度”。廖洪说。
(来源:《中国新闻周刊》;杨中旭)
[上一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