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外资推动房价上涨的观点值得商榷
“外资投资中国房地产业加剧了国内房地产市场整体竞争状况,带动了投资性购房,推动了房价上涨。”——针对业内这样一种观点,复旦大学房地产研究中心副主任华伟表示,这种观点是值得商榷的。我们认为根本问题是市场中的闲散资金过多,投资渠道狭窄,这就逼得资金到处寻找投资目标,即使外资不来,这些投资者也会去买商铺、写字楼。如果不提供其他更有效的投资渠道,即使没有外资投资,中国房地产市场照样过热。
近6年来,中国的货币供应量(M2)迅速增长,由1999年的117638.10亿元上涨到2005年的298755.48亿元,年均增长率达16.83%。2005年M2余额/GDP高达1.64,这意味着市场中有大量脱离实体经济发展的货币。2005年,市场中有约15万亿元的“闲置”货币。
华伟指出,投资过度的解决办法宜疏不宜堵,关键是要开放投资领域,把国内过剩的投资资金有效疏导。资金疏导好了,又哪来资金去跟外资的风呢?所以说,现在是资金过剩,渠道狭窄,导致房地产市场集中了过多的投资需求。
现在进行宏观调控,可以说只能抑制了它短期的投资冲动,但是这笔钱一分也没有少,一旦有机会,它就会迅速扩张,随时可以入市,所以说关键是拓宽投资领域,而不是让这些钱不进来。所以,即便没有外资的进入,中国房地产市场的问题依然存在。
华伟表示,国内房地产市场的主要问题是市场结构有问题,它的问题主要不是出在房地产市场的整体,而是在房地产市场的一个重要部分——住宅市场。
房地产市场的问题并不是外资带来的,实际上是我们地方政府角色错位,配套措施不完善造成的,导致房地产市场总体过热、供求失衡,在结构上偏离了弱势群体。所以,我们首先要把住房市场问题和房地产市场问题分开,住房市场中造成结构问题的根源是什么呢?是总量上的供需失衡使整个房价快速上涨,结构上中小户型、中低价位住房供应不到位,从而造成中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这实际上是我们前一阶段发展房地产业的过程中,忽视了构筑“防火墙”。
弱势群体不可能完全靠市场去解决住房问题,他要靠住房保障,要靠廉租房、经济适用房等制度来解决,这是第一道“防火墙”;此外,对于本地的原住民以自住需求为主的,和外来人口以投资和高端需求为主的,也要建一个“防火墙”,要通过经济适用房、户籍制度、公积金制度让除弱势群体之外的本地居民,依靠市场能解决需求,不要和外来的高端购买力相重合,这是我们应该做的第二道“防火墙”。在这两道“防火墙”之外,剩下的就是中高端的市场,这个市场可以对全球开放,谁有钱谁来。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