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天,当林勇把一盘热腾腾的西红柿炒鸡蛋端到女儿面前,自信满满地看着女儿拿起筷子品尝时,他却得到这样的评价:“没滋味,炒得不够味儿,还是妈妈做的好吃。”
“没办法,还是孩子的妈妈比较细心,了解女儿的口味。家常菜在家里更受欢迎。”这位高大魁梧的父亲无奈地耸耸肩。这位被女儿诟病厨艺的父亲恰恰是一位国宴厨师。
早上8点,他来到宏伟的人民大会堂门前,通过安检,走入一间100多平米的宽敞明亮的大屋子,打开橱柜,小心翼翼地开启“化妆箱”,六把银光闪闪的不锈钢小刀映入眼帘——那是十几年前林勇亲手锻造的宝刀。这时,有人从他身后走来向他打招呼:“厨师长好!”
林勇是人民大会堂冷菜间的厨师长,自从1983年来到这儿,至今已经23个年头了。这位在家“受气”的父亲,现在正神气地站在三大排不锈钢案台边,炯炯有神的目光透过明亮的落地窗,凝望着阳光普照下的长安街。又要开始忙碌而令人兴奋的一天了。早上8点钟,30多位厨师开始有条不紊地打扫卫生,8点半,集合,林勇对他们进行这一天工作的分工……
扬州,他爱上做厨师这一行
2002年12月26日,政协礼堂小餐厅,林勇和老同学们欢聚一堂。20年前,就是这40位同学通过中央直属管理局的考试,被选拔派往扬州学习扬州厨艺。
1981年3月底的北京,春寒料峭,夜空深邃,火车长笛鸣响,催促着站台前离别的人群。家里的十七八口人将林勇团团围住,奶奶心疼地握着孙儿的手,叔叔拍着他稚嫩的肩膀,妈妈默默地注视着儿子18岁青春的面庞。小伙子林勇肩上背着当兵的叔叔替他打好的背包——军棉被和脸盆,大旅行包里塞着爷爷送的书包、姑姑送的笔记本和文具盒,怀里揣着家里人给的80元钱。“第一次坐火车,这么多家人来送我,感觉就像要去当兵了,心里是抑制不住的兴奋。”然而想到即将去到的异乡,没有了家里人的保护,他心中难免有些胆怯,不禁留恋了起来。8点的钟声敲响了,林勇和其他学员跳上火车,他跑到窗口,从众多人头中探出脑袋来,唉,做厨师……就只当出去走走,先玩几天再说。当时,林勇心头依旧无法消除对厨师这一“下九流”行业的偏见,对自己的未来感到迷茫。想到这里他使劲地挥舞着手臂,看着亲人们越来越模糊的身影,心中百感交集。
[1] [2] [3] [4]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