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明:刊用中国《中华文摘》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文/张晓霞
在日前召开的两院院士大会上,徐匡迪连任中国工程院院长。作为在科技、经济、教育、政治几个领域都有突出作为的学者,徐匡迪始终保持着严谨、认真、务实、肯干的可贵品质。特别是他常年在钢铁冶金领域不懈追求、苦心钻研的学术态度,更为人们所称道。
不图虚名 严谨治学
1937年,徐匡迪的父母在避难的颠沛途中生下了他。度过童年后,重新回到故乡的徐匡迪在浙江省立杭州高级中学完成了中学学业。新中国成立后,时逢如火如荼的“一五”计划,徐匡迪决定以国家最急需的钢铁事业作为自己的专业,并选择北京钢铁学院(今北京科技大学)继续自己的大学学业。从此,徐匡迪与钢铁冶金结下终生之缘。“文革”中,徐匡迪被下放工厂、干校,一段时间里,徐匡迪甚至成为一名颇能露一手的炊事班长。但他始终没有放弃对钢铁事业的追求,并在此领域内严谨治学,作出了杰出贡献。
徐匡迪在一本书中这样写道:“我不主张今天学冶金的大学生再去花大量的时间学习现在已不需要的手工操作技艺,但我仍坚持我的研究生必须到现场去实习,不仅在炉前操作室摁按钮,而且要走出控制室到现场去感受生产过程,那里还有许多在电脑屏幕上、各种传感器显示不出来的东西。因为所有控制系统都是滞后响应的,即发现某参数偏离控制范围时,才作出调整,它们至今还不能完全代替人在实践经验中形成的预警判断,更何况探头、传感器也有失误的时候。”
1995年徐匡迪担任上海市市长以前,不管在哪个岗位工作,每周仍回实验室半天,直接指导研究生的工作,即使1995年后,对于当了市长的徐匡迪来说,名下的研究生还是要亲自面询研究进度、审查开题报告、批改博士论文,并对要求自己署名的文章,一律亲自过目。凡不属于自己研究领域的,或未指导、参与过工作的文章,即使出自他的梯队的成员,也决不挂名。
海派学界带头人
徐匡迪可以说是工科学界的泰斗。他不仅为国家培养了一批又一批急需的高科技人才,而且在涉外活动中,以精湛的技术和领先的科技眼光为外国专家所认同,为自己的祖国争得了荣誉。
20世纪80年代,徐匡迪作为上海工业大学的资深教授独立完成了许多重点工程的设计和实施工作。80年代中期,总部设在瑞典的世界著名的兰赛尔公司需要高、精、尖人才的支持,他们便找到了徐匡迪教授。为了加强合作,同时也为了到世界上最著名的公司里去体验一下生活,了解世界一流公司的科技水平、管理情况,徐匡迪决定接受邀请。
到了瑞典,徐匡迪发现兰赛尔公司果然名不虚传,公司管理既灵活又秩序化。最让徐匡迪感受深切的是,兰赛尔这一市场经济下的庞然大物在国际经济领域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由此,徐匡迪越来越深入地思考一个问题:市场经济是否有利于国家的经济发展?市场经济为什么有利于国家的经济发展?
徐匡迪怀着研究和发现的目的深入兰赛尔公司,基本上掌握了世界一流企业的经营和管理情况。同时,他也充分运用自己所学到的知识,回赠给兰赛尔公司。
由于徐匡迪工作出色,被任命为兰赛尔公司的总工程师。在这个位子上,徐匡迪没日没夜地干了整整3个月。在此期间,徐匡迪写下了不下10万字的工作报告。他这样做,一方面是为了公司;另一方面,是为了回国后有一个可作经验总结的蓝本。那时,他就决定,回国后,一定要找个机会上书中央,把市场经济的优势以及如何操作市场经济的情况作一个有根有据的报告。
3个月后,徐匡迪被兰赛尔公司任命为负责技术的副总经理。3个月就获此信任和重视,绝非易事。由于徐匡迪的杰出贡献,兰赛尔公司击败了在此专业上一直处于强势的德国和日本竞争对手,从而获得了对北海石油的管理开发权。这可是一项无法用金钱来衡量的技术资本,以至于兰赛尔公司所在的城市也为此欣喜若狂。在该城市举行的庆祝活动上,徐匡迪作为功臣,受到全市人民的热烈欢迎,并被授予“荣誉市民”称号。
瑞典方面为了吸引徐匡迪留任,给徐匡迪开出了高得惊人的薪金,还提出把徐匡迪的夫人及子女接到瑞典,并承担全部差旅费、全家的医疗费及子女的教育费。
但是,徐匡迪谢绝了。一年后,他完成了所有的项目,如期回国。他希望能在自己的国家也建几个这样的跨国一流企业,使中国经济真正跻身世界一流强国之林。
难得的“双料”精英
回国后,徐匡迪没能亲自去建设几个大型企业,但他的理想得到了间接的实现。由科技而经济,由经济而政治,徐匡迪从上海工业大学调出,担任上海市高教局局长兼教委副主任。
当时,朱镕基在上海担任领导工作,他非常欣赏徐匡迪的爱国情结,在1990年率上海市政府代表出访欧洲六国时,带上了徐匡迪。也就是这次经历,使徐匡迪成为朱镕基认定的决策型人才,并且把他推荐给了江泽民同志。
在访问过程中,徐匡迪处处表现出一位专家领导的杰出才华。他英语极好,甚至比随团的翻译更精通一些专业术语。在谈到经济问题时,他不仅能从具体的微观科技入手,而且可以宏观地把握整体国民经济的规划及目标,使外方十分佩服,同时也使朱镕基大加赞赏。
结束对欧洲的六国访问,在回国飞机上,朱镕基就有些按捺不住自己发现人才的欣喜对徐匡迪说:“真没想到,你这位技术精英竟然对经济如此在行,看来仅仅让你管教育实在是有些不合适了。依你的才干,到计委工作比较合适。”
当时,徐匡迪并没有太认真,但后来,他真的当上了上海市的计委主任。
国内第一个院士市长
为了更好地发挥徐匡迪的才能,上海市委决定让徐匡迪担任上海市副市长兼计划委员会主任。不久,他出任上海市市长。在当选市长不久,徐匡迪以其科技方面的实力又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成为当时国内第一位院士市长。
在一次记者招待会上,有人问徐匡迪,以他科学家的思维方式是否适合于做一位政治家?徐匡迪对这一提问作了精辟回答。他说:“自然科学工作者考虑问题是微观的、具体的,政治家考虑问题是宏观的,且必须有战略眼光。但二者并非冲突,相反,可以在更高的层面上结合起来,这就要看个人的造化功力及政治信仰的功力了。”
作为“院士市长”,徐匡迪花了很多精力提倡和研究科技创新问题,力图在知识经济时代不错失良机。他在1998年上海科技论坛上说,尽管上海成绩斐然,但要清醒地看到,上海的科技进步对GDP增长的贡献率还不够高,科技创新力度不够大,与上海的人才和科研优势、经济地位不相称。
徐匡迪开出的药方是力争形成以企业为主导的技术创新体系,他指出:“上海的出路在于创新。”他展望上海未来发展,把工程科技和城市经济结合起来,提出了“信息城市”、“虚拟城市”、“环保城市”、“海洋城市”的各种构想。并认为这是上海21世纪建成新型城市的一些基本思路,会逐步加以实现。
不少人在羡慕上海的各方面发展的时候,常常禁不住对这位院士市长交口称赞,说上海有一个科学家当市长,在知识经济时代,真是福莫大焉。
“院士是不退休的”
徐匡迪从不将官位放在心上。就任上海市市长之即,徐匡迪就定下一条“六亲不认”的家规。他对自己的家属说:“我现在当了市长,这是党和人民对我的信任,家庭成员也要维护。做得好,大家有光彩,做得不好也是家庭的耻辱。因此,在我任期内是六亲不认的,你们有什么事别来找我,我也不会给你们去办的。”徐匡迪常给家人讲古代清官的故事,他说,封建社会的清官都能做到的事情,共产党的干部则应该做得更好。
徐匡迪曾经说过:“院士是不退休的,所以我必须终生为之奋斗。”在刚刚结束的两院院士大会上,徐匡迪提醒在座院士:“每一个院士要认识到自己的成绩是国家和人民培养的结果,工程科学也是集体智慧的结晶,院士要有清醒的认识。同时希望单位里不要搞什么庆功大会,院士不是状元。希望院士继续在自己的领域里多带中青年人成长,勤勤恳恳做专业工作千万不要成为社会活动家。”
(摘自《中国高层智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