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明:刊用中国《中华文摘》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文/闵捷、丁逸旻
“我和他是30多年的老朋友了。”这是霍英东逝世后何振梁首次接受记者采访时说的第一句话。他说,早就知道他生病的事,前些天本来还要去看他,但是他不让,“他不想让人看到他生病的样子。”
据何振梁介绍,霍英东1983年被查出患淋巴癌,当时还有一位澳门富商何贤也被查出得了同样的病。北京方面建议他们到北京来治病,何贤没有来,去了美国,后来在美国病逝。霍英东在香港做完手术后到北京进行中西医结合治疗,很成功。所以他总是说,还是祖国的医学好。当时一些医生建议他进行冷水浴,结果他一坚持就是20年。他家里游泳池的水温都是调到10摄氏度以下,有一次他在北京住在贵宾楼,游泳池的水温是正常温度,他嫌不够凉,结果让工作人员往里加冰块降温。可见他是一个多么有毅力的人。
鲜为人知的“幕后故事”
何振梁回忆说,他初次见到霍英东是在1973年5月,当时霍英东率领香港体育代表团来内地访问。“那时我负责国际体育组织方面的工作,霍先生来访后我们初步接触时谈的是关于国际体育组织方面的事。”
早在1958年,中国因国际体育组织视台湾为完整国家,毅然宣布与国际奥委会断绝关系,继而失去了多个国际体育组织会员席位。
“1974年5月,国际足联代表大会召开时,科威特足协和伊朗足协提出开除蒋介石集团、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足协合法席位的提案,我们把这个情况告诉了霍先生,请他支持。在那次大会上,这个提案获得了广大亚非国家的支持,取得了59比47的多数。但是,按照国际足联的规定,必须超过2/3才能通过,所以没有成功。不过,霍英东在那次会上当选为国际足联执委。他当选后首先想到的就是要为祖国做事。上世纪70年代,霍英东、霍震霆父子为中国恢复在国际体育组织中的合法地位,作出过不懈的努力,付出了非常多的心血。
“1974年,在伊朗首都德黑兰举行第七届亚运会,霍英东和霍震霆都参加了。他们也分别出席了亚洲足联、亚洲羽联、亚洲自行车联等会议,这些单项组织的议程里都有我们提出的入会申请。在我们和霍家父子的多方努力下,那次大会以21票赞成、3票反对、2票弃权的压倒多数通过了开除蒋介石集团、恢复中国合法席位的决议。”
何振梁说,中国加入亚足联是遇到困难最多的,中国足球队在参加国际赛事中也因此受到种种限制。在这方面霍英东功不可没。因为当时亚足联有规定,只有国际足联在亚洲的会员组织才能加入亚足联。中国足协的入会申请一开始就因此被拒绝。“但是霍英东没有气馁,他又联络了13个足联代表联名写信,要求讨论中国会籍问题。会前他进行了大量的疏通工作,会上又辩论了一个多小时,最后以25票赞成、8票反对获得通过。这样,在第七届亚运会上全部解决了中国的合法席位问题,非常圆满。”
羽毛球也是霍英东倾注心血很多的项目。他本人担任香港羽毛球总会会长多年,为在亚羽联恢复中国合法席位做出了许多努力。1973年亚羽联成功地取消了台湾的会籍、恢复了中国的席位。但是由于种种原因中国加入国际羽联遇到了挫折,这迫使中国在与亚非国家协商后,决定成立新的世界羽联。
何振梁说,当时策划商量这些事情都是在霍英东的大力支持下进行的,好几次会议在他家里举行。他还专门派长子霍震霆去泰国,说服泰国前副总理他威出任新组织的主席。1978年2月,世界羽毛球联合会在香港正式成立。尔后经过磋商和谈判,两个羽联1981年达成合并协议,世界羽毛球运动重新走上统一。在这其中霍英东发挥了特殊的作用。
一套别有意义的西装
“霍老把国家形象看得比什么都重,而且非常细心。”在何振梁的印象中,霍英东不仅对祖国的体育事业特别关心,而且非常看重国家形象,对朋友重情重义。
他深情地回忆起1981年的一段往事:那年何振梁当选国际奥委会委员,赴伦敦出差。霍英东对何振梁说:“今后你要在国际上和很多高层人物打交道,形象上也要十分注意。”他知道中国官员出国领取的置装费数额不多,就特意让霍震霆陪何振梁去伦敦最昂贵的百货公司Harrod’s为他置装。在何振梁一再推辞之下,霍震霆说,父亲有交代,关系到国家形象,一定要买。何振梁这才挑选了一套合体的西服。后来,何振梁穿着这套西服出席国际奥委会的会议,萨马兰奇见了还拍着他的肩膀说:“这件衣服的料子不错嘛。”
霍英东曾经对何振梁说,为了使中国在国际体育组织中获得与大国地位相称的位置,他花多少精力都在所不惜。至于物质上的支持更是慷慨之至。1990年,中国获准主办第11届亚运会,由于原来的场馆多数都达不到国际比赛所要求的标准,所以大部分需要重建。霍英东主动带头捐款一亿元,用于建造一所现代化的游泳馆(北京奥林匹克体育中心的英东游泳馆),并且还在北京饭店旁边投资兴建了极具中国特色的贵宾楼饭店。
1993年奥林匹克博物馆在洛桑落成,馆中央有座大理石墙,墙上每块大理石都刻有捐款100美元以上的捐款者的名字。其他石头上都是捐款的个人或大公司的名字,只有最居中的一块刻着唯一捐款的奥委会——“中国奥委会”。然而,真正的捐款者却是不愿留名的霍英东。这是他在1988年以“中国奥委会”的名义为奥林匹克博物馆捐献的100万美元。
为了鼓励中国运动员在奥运会等国际比赛中争取好成绩,他成立了“霍英东体育基金”,重金奖励健儿为国争光。在中国运动员从洛杉矶奥运会首次捧回15枚金牌的庆功宴上,他说,体育水平也是国家兴衰的标志。中国是世界上的一个大国,理应跻身世界体育强国之林。
霍英东是香港捐献最多的慈善家,除在1977年以他的名字创立的霍英东基金会外,据统计,霍英东在过去数十年里用于慈善的捐献超过150亿港元,在推动各地教育、医疗卫生、体育、科学与文化艺术、山区扶贫、干部培训方面作出了巨大贡献。
霍老常挂在嘴边的是“强国必先强身”。他早年喜欢足球,在香港支持发展足球运动,促成了省港杯足球赛、港澳埠际赛,又协助中国体育运动打入国际体坛。他希望中国可以举办奥运会,为此出钱出力,北京赢得2008年奥运会主办权后,他兴奋得半夜游了半小时泳,并捐出两亿元支持兴建奥运游泳场馆,如今正在兴建的“水立方”,其中的两亿资金就来自霍英东。
霍英东对经济和体育向来持有辩证的观点。他坚信经济的发展才能真正带动体育的进步;同时,他也强调“强国须从强体开始”。“体育在和平发展时期的影响力是政治、经济、文化因素所无法替代的”。
他还表示,希望北京奥运会也能给中国经济带来巨大的动力。
可惜的是,穷尽毕生之力打造体育强国的霍英东,却等不到在中国土地上看到祖国主办的奥运会。提及此处,何振梁不禁黯然神伤。
与邓小平的特殊友谊
早就听说霍英东与邓小平私交甚厚,这次在何振梁这里得到了证实。
记者调阅了大量当年的报刊资料,经多方查证了解到,霍英东与邓小平第一次见面是在1964年,当时霍英东随香港同胞国庆观礼团一同来到北京,国庆招待会上霍英东第一次见到了邓小平,并且亲切握手。13年后的1977年,作为香港足球协会主席、亚洲足联执委会委员的霍英东来到北京工人体育场“省港杯”足球邀请赛的现场,在贵宾室里又一次见到了邓小平。
广州白天鹅宾馆是霍英东投资兴建的中国第一个中外合作的五星级酒店,是当时投资额最大的一项中外合资项目,被视作改革开放、引资建酒店的样板。非常了解霍英东性格的何振梁说,为了证明邓小平所倡导的改革开放的政策是对的,霍英东把作为民族品牌的广州白天鹅宾馆建得非常精心,甚至内部细小的设备部件他都要亲自过问。霍英东曾经说:“建白天鹅宾馆,就是要让中国老百姓看看改革开放有多么好。”
他告诉宾馆的管理人员,要让所有人都可以自由进入宾馆。“刚开门迎客的时候,周围的平民百姓都来参观,有些人还专门来用卫生间,工作人员发现一天之内就少了大量的卫生纸。但是霍英东说没有关系,地毯脏了也可以再换,就是要让普通百姓感受到改革开放的好。”说到这里,何振梁不禁笑了起来。
1984年2月,邓小平来到白天鹅宾馆,霍英东曾回忆说:“邓小平很欣赏白天鹅宾馆的面包,当他要离开广州去上海的时候,还在宾馆买了一些面包带到上海,到上海以后,他宣布再开放14个沿海城市。”
1987年7月,在北戴河浴场,邓小平接见了霍英东及其家人,谈话时流露出他对香港回归的决心十分坚定,并对中国经济发展中的许多具体问题进行了十分宽松的谈话。就在霍英东准备告辞之际,邓小平对他说:“以后,我们每年在这里见一次面吧。”对于邓小平的盛情邀请,霍英东爽快地接受了。从此,就在这片海滩,霍英东与世界伟人邓小平共有过5次难忘的会面。
霍英东最后一次见到邓小平,是在1991年的一天,在人民大会堂,邓小平接见霍英东。这次谈话进行了一个多小时,邓小平回忆起了许多往事,包括辽沈战役、平津战役、淮海战役以及故去的一些老战友。
霍英东在这份持续了近30年的特殊友谊中,见证了中国的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并且尽自己所能给予推动。霍英东一直坚信:中国体育的辉煌应当归功于邓小平领导下的经济发展,他曾说:“没有邓小平,就没有今天的发展速度;没有经济的发展,中国体育也不会有今天。”
子承父业早有安排
霍英东的事业分三大脉络:一是他一向关注的体育事业;二是家族企业;三是对南沙家乡的投资开发。
何振梁说,长子霍震霆一直致力于其父霍英东所钟爱的体育事业。现年60岁的霍震霆,在国内的地位和声望虽不及担任全国政协副主席的父亲,但其国际知名度却更胜一筹。2001年,他获选为国际奥委会委员并一直担任亚奥理事会副会长,还担任中国香港体育协会暨奥委会会长、香港足总会长和香港立法会体育演艺文化及出版界议员等职位。中国的两次申奥,霍震霆都作为中国代表团成员参加。在中国体育界的许多重要国际交往中,他都活跃在现场。
霍氏家族企业霍兴业堂发展出来的商业王国,则交由次子霍震寰掌管。霍震寰目前已出任香港中华总商会会长,还承担起发展父亲慈善捐献方面的事业,出任培华教育基金主席。
霍英东的后代人脉兴旺,除了元配吕燕妮所生的三儿三女,还有另外两位太太所育的多名子女。在霍英东的子女中,以霍震霆、霍震寰最为知名。
霍英东不但致力于促使祖国在国际扬威,更梦想将家乡番禺南沙开发成一个以商贸为基础、以高科技为动力的现代化海滨新城,回馈乡亲。
1987年他初次踏足南沙,看中这里位处珠三角中心地带,决定投资开发这片人称“白骨岗”、“烂石塘”的荒芜土地。十多年来,霍英东在南沙投资超过40亿元,兴建东发码头、直航香港的高速船码头、高尔夫球场等。他又与香港科技大学合作发展南沙资讯科技园,吸引多家大型国际企业如丰田车厂等进驻。
(摘自《瞭望东方周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