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情的滋润让周迅的事业如鱼得水,2006年上半年,因为在电影《如果·爱》中的出色表演,周迅相继荣膺香港电影金像奖和“金紫荆”奖最佳女主角奖。10月,电影《夜宴》上映,更让她成为海内外瞩目的焦点。
2006年10月,电影《夜宴》让周迅再次令海内外瞩目。从一个青涩叛逆的小女孩成长为大红大紫的明星,事业情途一路坎坷,周迅每一个脚印都浸透平凡父母的心血和汗水……
“叛逆”女孩为梦想流浪
周迅的父亲周天宇是浙江衢州市电影院的放映员,母亲陈以琴是百货商店的售货员。孩童时的周迅头发乌黑发亮,眼睛大而有神,十足一个美丽的精灵。
从小学到初中,周迅的成绩一直优秀。周天宇夫妇这样为女儿设计未来:好好读书,考上理想大学,毕业后找份稳定的工作。他们是普通人家,对孩子只有最朴素的要求。
但周迅把父母的计划彻底“颠覆”了。初中毕业后,周迅考上了市重点高中,同时她又参加了浙江艺术学校的考试,结果也被录取。是上高中还是艺校?周迅与父母爆发了内战。为了逼父母就范,周迅躺在床上不吃不喝。陈以琴夫妇最终无奈地屈从于周迅的选择。
就这样,15岁的周迅成了浙江艺术学校的一名学生。艺校美女如云,但周迅的美与众不同,她美得典雅而纯粹。艺校三年,周迅拍了好几本挂历,每张照片20元钱。这些钱周迅全部积攒下来,父亲喜欢摄影,可家里买不起一部像样的照相机,周迅用这笔钱给父亲买了一部“海鸥”牌照相机。
艺校毕业后,周迅被分配到当地歌舞团工作。就在她准备上班时,北京电影制片厂著名导演谢铁骊给她打来电话:“我看过你拍的挂历,很有灵气,我的电影《古墓荒斋》里还缺个角色,你过来吧。”一番话搅醒了周迅内心沉睡的明星梦,她告诉父母:“我要去北京拍戏。” 陈以琴和丈夫一听头就大了,坚决反对周迅去北京拍戏。
这一次,周迅没有与父母“正面交锋”,第二天天不亮,她给他们留下一封信,背着包悄悄出了门,登上了开往北京的列车。
女儿的信像一枚炸弹,让父母蒙了。周迅前脚刚走,他们就马不停蹄地赶到北京,可茫茫人海,到哪里去找女儿?几天后,夫妇俩只得打道回府。
就在父母焦急地寻找时,周迅已来到北京西郊的《古墓荒斋》剧组,出演一个小角色,只有几天的戏。戏拍完后,周迅离开了剧组,背着比自己还高的包,站在立交桥上,看着恢弘大气的北京城,她发誓要在这里扎下根来。
像很多“北漂族”一样,周迅在阴暗沉闷的地下室里住下来。直到这时,她才给父母打电话:“你们不用担心,我在北京很好。”她担心父母会絮絮叨叨地劝她回去,只说了几句就挂了电话。
2000多元片酬很快花光了,周迅一家一家剧组推销自己。因为没有名气,又不是科班出身,导演根本不给她试镜的机会。拖着疲惫的身躯回到地下室,周迅饭也不吃,躺在床上默默流泪……
腊月来了,隐隐约约的鞭炮声告诉周迅,春节快到了。坐在冰冷的地下室里,周迅格外思念父母,可自己没有颜面回家,更不能把糟糕的境况告诉父母,否则他们会伤心的。
寒冷的冬天里,周迅行走在残雪尚未消融的街头,一个剧组一个剧组地寻找一线生机。终于,周迅的演艺之路曙光初现,从1996年起,她相继在《女儿红》《风月》《荆轲刺秦王》等影片中扮演小配角,勉强能在北京生存下来。
1997年秋天,想女儿都快想疯了的陈以琴夫妇执意要来北京看望周迅。这时周迅依然住在地下室,为了不让父母发现自己如此落魄,她与一个要好的姐妹商量,请她临时去外面住几天,周迅和父母住进好姐妹的一居室里。她告诉父母,自己一直住在这里,还拍了好几部电影,生活挺不错。陈以琴夫妇沉甸甸的心舒展下来。
那天,周迅又去外面找戏拍,借房子给周迅的那个好姐妹的表妹来了,见周迅父母呆在表姐家里,很奇怪:“这不是我表姐的房子吗?你们怎么在这里?” 陈以琴夫妇顿时明白了几分。傍晚周迅回来,面对父母的追问,她吞吞吐吐地如实相告。酸涩的泪水顿时流满了陈以琴夫妇的脸:“孩子,别在这里受苦了,跟我们回去。至少家里有饭吃,有地方住。”
周迅扑进母亲怀里,几年的委屈与艰辛倾泻而出。哭过后,她决绝地说:“不混出个名堂来,我绝不回去。”陈以琴夫妇知道女儿的犟脾气,没有再勉强她,他们把身上的1000多元钱悄悄放进周迅的包里,心情沉重地回去了。
[1] [2] [3]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