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法兰西民族充满了激情和浪漫,而中国人比较含蓄,两个民族表达情趣的方式可能不一样。
尚杰:很有趣,18世纪法国有一个非常时髦的词libertin,就像前几年我们国家年轻人中流行说“酷儿”,Libertin的意思有两层,不信神和放荡,放荡是一种精神的解放,当然是广义的,这一层含义连我们的哲学史教科书都不讲,联系到《大国崛起》能引起这么大轰动,我认为是不正常的,因为我们大中小学的各种教科书中对历史的解释,有很多是陈旧的观点,甚至有的还没有告诉青少年历史的真实。这是教育部门失职,误人子弟。百年树人啊!我们应该从民族精神素质的高度思考这个问题的严重性。我们的教育中人文课程太弱,已经到了危机国民人文素质的程度。
还历史的本来面目,该是知识分子的重要使命。整个社会风气的世俗化,这也是开放和解放的一种标志。但是,从某种意义上来讲,中国现在的社会风气过于俗气,缺乏高雅的情趣。吸引有钱人的应该是高雅的情趣,中国现在有钱人很多,但他们之中的很多人并不高雅。从一个人如何消费,可以看出他的品位。
启蒙时代的法国知识分子在咖啡馆里谈论的,很多都是一些具有哲学味道的情趣和心情,孟德斯鸠的《波斯人信札》对这些场景描写得十分生动,可以找来看看。法国的18世纪也被称为伏尔泰的世纪、哲学的世纪。当然这里的哲学是非常广义的,诸如情调啊、情趣呀、幸福啊、痛苦呀,全都是周围的人关心的东西,法国人纠正了这样一个偏见,长期以来,人们只是把那些可敬却不可爱,离人很远的观念视为学问,疏远、藐视那些身边的心情,那些冲动、激动人心的欲望。法国人的启蒙之所以伟大,在于它影响了后来其他民族的精神风俗。这样的启蒙不是学院里的东西,不是书本的东西,整个是一种社会风气,这些东西一直延续到现在。法兰西的民族性格就是这样形成的。充满激情和浪漫。艺术和哲学甚至是人们最看重的能力,而不是比谁的官大、什么名牌。启蒙时代的精神风俗高雅而不俗气。精神上永远求新求异追求个性,他们总是在追求一种高雅的精神和物质生活。像伏尔泰这样有钱的人,他同时追求精神上的富有,他的全集有100多卷,包括哲学、历史、小说、剧本、诗歌、词典等等。就像恩格斯说的,这些启蒙思想家有百科全书式的头脑。
记者:中法两国在文化交流方面有很久的渊源,18世纪法国的启蒙思想家们对中国文化秉持的是什么态度?
尚杰:法兰西民族很重视中国文化。法国思想启蒙时代是中国清朝鼎盛时期。启蒙思想家从中国文化中汲取了很多东西,当时欧洲的文官考试制度借鉴了中国的科举制度。中国的文化,他们认为是好的,就会借鉴。当然也是有争论的,他们分两派,伏尔泰是友好的;孟德斯鸠和卢梭是反对派,他们认为中国是一个非常专制的国家。但有一点,他们始终是以一种开放和宽容的态度在对待中国的文化。这可以说是当时法国在思想文化领域里的“改革开放”。古老中国文明的“异国情调”对伏尔泰非常有吸引力,甚至有的学者研究把中国的儒家文化与他们的基督教文化融合在一起。在汉学的研究方面法国在西方国家里面是十分出色的,同时他们认为中国和法国是世界上有诸多相似之处的两个国家,他们还说只有法国人才能真正理解中国人的细腻。这意味着中国人和法国人都很细腻。法国人的浪漫和中国人在精神上的某种懒散有相似之处。中国也是很重视法国的,中国人非常欣赏法国人的独立自主意识,法国从来不一味地跟着美国跑。在文化上法国比美国更有民族自豪感。我说这些,是想让国人对自己的文化传统有自信心。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下一页]